
"2017祝福亚洲艺术展"昨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本地艺术家黄喜莲展出其中的作品,描画出风雨中的维港。
风雨念香江
从事儿童视觉艺术教学、正踏入26个年头的「喜莲姐姐」出生成长在香港湾仔区,对于当时必须的渡海工具—— 小轮有著深刻的回忆:「我喜爱天星小轮绿白两色的经典形象,所以把它放在我绘画的人像头上;配上香港的洋紫荆花,加入翱翔的海鸥,代表著我对这个城市的祝福:纵有风雨,但星夜里有十字架救恩的光,处身汹涌的波涛中却仍然可以笃定:「得救在乎归回安息,得力在于平静和信靠!」(《圣经》以赛亚书30章15节)

相对于水彩的"香港同舟(天星下的小轮)"这个水彩作品,"静风浪"塑胶彩布本的维港色彩上就显得强烈得多:"我也感恩自己绘出海浪黄橙色和蓝紫色的对比和动感,观众可于翻腾大海中聚焦其中的小船;12个象征的门徒也像我们,各带著不同的心态去处身当下这超越个人经验能力所能应对的冲击……。可幸的是:创造自然、安定风暴的救赎主耶稣,祂屹立在我们生命的船中!船上的木桅杆、帆布象征救赎的木十字架,和洗净我们人类罪孽的主耶稣的宝血。这幅『静风浪』已制作成玻璃马赛克壁画,安嵌在突破青年村的山上。"

生命中的恩师
在家庭里,母亲可说是她的启蒙者,"殷勤的母亲由于做清洁工作,常常带回被公司客户所弃置的书簿册子,这都促使我做涂鸦和绘画。有次母亲带回一个精致的雪茄木盒,上面印刷了一幅手绘的海上邮轮,海外辽阔的世界及一种属于绘画的风味使我深刻向往。"
"童年在赛马会官立小学就读,一位杨永振老师使我帮忙做壁报板,又把我安置在有许多老师的教员室去为刊物画插图,更有一次,他把我从在周末课外的兴趣电影小组中抽出,对我说:『黄喜莲,你应该在美术小组!』"
及至长大后,喜莲感恩神一直牵引、赐恩,带领她进入了视觉艺术的世界……
从作为桥梁服侍全世界华人教会的华福中心到心系城市、关怀青少年的突破机构,喜莲经历了在刊物、杂志、书籍、插图、产品、装置等等设计的范畴上磨练,也藉著恩师开启了儿童创作教学、壁画设计制作的恩典位分和历程。
神注视下的作品
在创作属于神学的主题时,创作人难免会触及自己与神的关系。喜莲感恩在建道神学院有机会演绎约翰福音21章,作为作品的内容。「耶稣的问话」在壁画上附带了一句主耶稣向彼得发问的希腊原文,意思是:「「你爱我吗?」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
"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主耶稣向彼得的问话,仿佛也在问她自己、问我们每一个人。"在创作的艰难中,我也体验到原来自己并非所感觉的那么美好、那么有天分、甚至如我所感觉的那么爱祂……"
「就在这些期望与落差之间,我体验到彼得的回答,第一次、第二次、直至第三次; 第三次耶稣改用一个相对平实的词汇问彼得,他忧愁地回答了主,仿佛在第三次里,彼得终于能够也放下从自己投射出来的自我形象,踏实释然地降服地说:『主阿!祢是无所不知的!祢知道我爱你!』(约翰福音21章17节)
"主啊!祢知道我爱你。"
"我认受彼得这最后的回答,是降服于神对他整个生命完全的认识、接纳和爱,让他足以踏实的自我形象和仍然有限制的爱,继续忠心走出神所托付他的独特使命。我也学习在自己鄙陋限制的生命中,不断藉著神的道、圣经的话语、圣灵的同在,去校正自己的回答、校正自己的创作、也校正自的生命。"
"哥林多前书13章3节说:『我若将所有的赒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于我无益。』感谢神:"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
"2017祝福亚洲艺术展"将于12月20至26日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厅展出,大会邀得来自中港台及海外70多位基督徒艺术家参展,作品覆盖雕塑、水彩、油画、书法、装置,内容全面,藉著艺术作品表达基督教信仰,传达上帝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