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奇偉牧師力作《舊約神學》中國出版

RevGuNewBook.
顧奇偉最新力作《舊約神學》在中國湖北省基督教兩會出版,獲中美華人教會領袖讚賞與推薦。(圖:顧奇偉牧師提供)
紐約市浸信聯會董事、南塔光浸信會主任牧師顧奇偉最新力作《舊約神學》(簡體字版,三冊一套)在中國湖北省基督教兩會出版,獲中美華人教會領袖讚賞與推薦,而此書的七成收益擬支持中南神學院新校舍的建設。

《舊約神學》緣起顧牧師的夢想,他在《自序》中説,「從信主第一天開始,有個夢想,希望讓華人的舊約神學趕上或接近西方國家的水平。於是研讀舊約背景,結合舊約來明白新約的意義,成為我牧養教會帶領信徒的極大負擔。」

顧牧師在南京金陵神學院舊約研究生畢業後,任義工傳道和全時間傳道﹐兼任上海華東神學院舊約講師,應邀在江西省聖經學校等地授課。 1998年自費赴美國研讀新約,就讀於美國東南浸信會神學院,2000年獲神學碩士學位,現任紐約南塔光浸信會主任牧師﹐和曼哈頓華人浸信會主任牧師。

三十年牧會中,顧牧師從來未曾停止通讀和精讀研究舊約。靠主恩典,經過從1994年開始以來每天的積累和寫作,以及數次修改完善,他最終完成集研究與屬靈亮光的結晶。

説到新書的特色,他表示由於中西方語言的表達方法不同,研讀聖經必然遇到五花八門的難題。如何將舊約信息來講中國文化背景的聽眾,言簡意賅表達信仰的意義,是本書的指導思路。

「而本書用系統主題的安排,就是希望達到讀者基本明白的目的,不至於處於舊約難題的迷霧中找不到出路。因此,無論信徒還是傳道人,都可從本書中得益,有利於教會事奉。」顧牧師説。

美國華人名牧、美國浸信會總會亞洲人浸信會聯會協助創辦人郭經緯牧師對顧牧師的新作給予好評,大力推薦傳道人及信徒研讀,還表示慕道者也可從此書獲得啟發。

「這套舊約神學的結構清澈,提綱挈領,將新舊約連貫一氣,讀來好像是研讀聖經的筆記,沒有華麗裝璜的詞語,卻有樸實貞潔的精義,尤其是結合正統信仰的道理,教會牧師的實踐,説得有理有據,深入淺出,他用聖經原文作爲解經的工具,有其獨到之處…」郭牧師説。

前任中國基督教協會副總幹事、中國基督教兩會培訓部主任、現任南京市基督教青年會會長兼總幹事、愛德基金會董事會董事包佳源牧師為《舊約神學》寫序。

他評論顧牧師的新書,「不是來自神學家的手筆,來自牧養教會多年的同工的手」,懇求神讓廣大教牧同工、義工傳道、神學生在研讀聖經時藉助這本書,得到更多的亮光,認識全備的真理,從中獲得益處。

湖北省基督教協會會長、中南神學院董事長朱致國牧師也對《舊約神學》讚不絕口,並應邀在書中作序。

他寫説,「顧牧師通暢直白而不失精彩的文筆、學識的豐厚讓我們看到華人神學家的成就,也讓這本書得以躋身於舊約研究專著的力作之林,三十年牧會的生命見證,二十年嘔心瀝血凝聚成今日這一馨香之祭呈現在施恩的主基督耶穌面前,讓我們也爲之歡欣鼓舞。」

朱牧師又細數《舊約神學的》的優點,「該書視域廣闊,資料詳實,查考聖經深入、闡釋經文細緻,兼顧學術和實際應用,有利於引導讀者進入聖經所要傳達的信息,使這本《舊約神學》讓更多的人在神學裝備上得以受益。」

「數據準確、圖表清晰,也是該書特色之一,讓讀者可以在比較中對深奧的神學表述上有可資借鑒的模範。我相信顧牧師用他自己的方式積極探討、獨特解讀與殷勤侍奉在主內决不徒然。」他還説。

為了《舊約神學》順利問世以造福廣大中國及海內外華人教會,顧牧師伉儷費財費力,變賣了僅有的大部份股票;在南塔光教會和紐約市部份同工財力奉獻宣教支持下,他們將出版簡體字的利潤所得的70%奉獻中南神學院新校舍的建設,30%則作為南塔光的建堂經費。

身處中國大陸的教牧信徒及朋友可上網或致電湖北省基督教兩會購買《舊約神學》,網址:www.hubeichurch.com。中國境外的人士,可致電/電郵紐約南塔光浸信會顧奇偉牧師購買,電話:(917)673-3245 、電郵:rock4god2002@gmail.com。

顧奇偉牧師簡介
南京金陵神學院舊約研究生畢業,從1983年底以來﹐得蒙呼召奉獻,任義工傳道和全時間傳道﹐兼任上海華東神學院舊約講師,應邀在江西省聖經學校等地授課。 1998年自費赴美國研讀新約,就讀於美國東南浸信會神學院,2000年獲神學碩士學位。

顧奇偉牧師曾任美中福音夏令營專題講員,美國紐約神學教育中心特約舊約義務講員,各地福音佈道會特邀講員,開創北卡第一浸信會國際學生團契教會。曾任奧可荷馬州華人浸信會主任牧師﹐美加華人浸信會聯會書記﹐大紐約區華人同工會書記,大紐約區華人同工會副主席。開創紐約南塔光浸信會﹐現任南塔光浸信會主任牧師﹐和曼哈頓華人浸信會主任牧師。顧牧師重視媒體的福音事工,常常在聖靈帶領下揮動筆墨﹐為福音媒體送上他的文章,他的神學文章和解經專題,深入挖掘早期教會的豐富遺產和屬靈意義,將新舊約融會貫通﹐闡明聖經對今天教會的現實意義,是上帝使用的一個器皿之一。
  •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 可持續宣教研討會:「關係優先」成21世紀新模式

    「2025可持續宣教研討會」7月19日在香港揭幕。香港差傳聯會羅兆麟牧師指出華人教會半世紀宣教迷思:追求數字、各自為政,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他疾呼「關係」才是永續關鍵,強調大使命需以整全福音重建人神連結,翻轉傳統量化思維。

  • 全球華人宣教會議綫上舉行 聚焦21世紀門訓與契機

    第五屆全球華人宣教網絡會議於2025年7月6至12日舉行,今年以「華人教會的門訓與契機」為主題,涵蓋兒童與青少年事工、長者、聖經研讀、保羅書信、啟示錄及現代科技(如AI)等多個面向。會議由馬來西亞聖經神學院海外校友會所設立的「信望愛宣教動員中心」主辦,為自2021年以來連續第五屆舉辦的全球華人網絡宣教會議。

  • 被禁普林斯頓大學女子田徑賽 跨性別運動員興訟

    一名自認為女性的男性運動員,因被取消女子田徑賽的參賽機會,現正向普林斯頓大學及相關體育官員提出索賠。

  • 歐凱莉(1933–2025):教我如何研讀聖經的姊妹

    我很蒙福,從小每週都去教會。我幾乎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知道挪亞、摩西、彼得、保羅這些名字的。聖經對我來説一直都不陌生。但如果你問我:「是誰教會你如何查考聖經的?」我毫不猶豫地會回答:歐凱莉(Kay Arth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