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黎嘉贤探讨神秘经验 培育智性神人合一](/media/cache/img/3/32/33201sh_847w_483h_1x_1y.jpg)
灵修学家黎嘉贤在基督教协进会神学对谈讲座认为神秘经验是神人合一境界,个人意志与神的意志的融合,提倡以培育时间的正解、观察力、理智思考和想像力等方式,深化与神的关系。
黎嘉贤博士以"以智性进入神秘的神人合一境界"为题,指出神秘经验的定义并非指一般宗教经验,而是指神人合一,特别是在宗教和哲学能够达到对话层面,纵使所指的神不一定是上帝。这种合一不是基于个人的信心宣告,而是人的意志与神的意志合而为一。圣经中多处提到这种神秘经验,例如摩西在西乃山看见火焰的荆棘,上帝在其中显现;保罗在加拉太书2章20节中说:"现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
历代圣人对神人合一的描述
第四世纪的东方教会教父亚他那修(Athanasius)认为,神人合一即是人成为神,两者分不开,以至不需要靠大自然景物可以直观上帝。
中世纪神秘主义哲学家圣文德(Saint Bonaventure)以水和酒融合来形容神人合一的状态,表示这种合一是不可以分开的。他认为,当人与神合一时,就像水与酒混合后无法再分开一样。
16世纪的圣女大德兰(Saint Teresa of Avila)因为无法用言语描述这种合一,只能用比喻来形容。她将神人合一比作上帝在人生上盖印,印记著你与神合一。更深层次的描述则像是两支蜡烛融为一体,用"神婚"来形容与神的结合,表达了人与神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同时代的西班牙修士十架约翰(Saint John of the Cross)指出,在神的意志里面,性情与爱充满了人。
总括而言,神人合一意味著无时无刻与上帝同在。每一位信徒,只要心里爱上帝,愿意为他放下一切,都可以达到这种合一的状态。
培育智性提供灵性:神人合一与上帝相似
黎嘉贤从多角度培育智性提供灵性促进神人合一,包括:培育时间的正解、提升观察力、提升思考的理智、提升想像的理智等。
培育时间的正解:第四世纪北非大主教奥古斯丁(St. Augustinus)认为时间其实是主观的,而我们对于过去、现在、将来得时间三维是通过现在进行测量的。他主张过去只是"现在的你";现在是"当下的感觉";将来只是以"想像力构想现在的你", 因此过去、现在、将来都可以与永恒主接触被祂感动,每一刻都可以进入永恒的主里面。
提升观察力之后的理智:我们在虚幻的世界提升观察力,例如科学家发现宇宙不只一个有多重宇宙、100亿个太阳,由此可见上帝实在非常伟大,透过观察发现原来人的生命可以更加成长。
提升思考的理智:人们的惯性思维往往依赖于"因为……所以"的线性逻辑,然而这并非唯一的思考方式。事实上,可以有多样性的理性选择。举例,耶稣教导我们的生命要越来越像祂,向神发泄感情并非祈祷的结束,而是要聆听神的教导,学习如何回应我们的祈祷。
黎嘉贤鼓励信徒多些背诵主祷文,这并不只是情感的祷文,而且每日至少一次去背诵成为我们的祈祷。在祈祷和读经时,我们也需要分辨哪些是耶稣的说话,有些只是圣人的话。虽然我们尊重所有圣言,但需要分辨哪些是来自耶稣的直接教导,以便更好地遵循。
提升想像的理智:黎嘉贤强调想像与幻想不一样,想像基于理智,幻想则不设实际,例如"我飞上天耶稣会接我",幻想破坏理智伤害自己。
实践的理智:要勇敢突破既定的框架,例如灵修读本不可能十年如一,需要改善惯性的思维离开安全环境。
总括而言,神人合一从培育理智入手。在会上被问到神人不同位格,怎可能神人合一呢?黎嘉贤回应指出,神人合一是指灵性并非位格,即是人的灵性与上帝相似。
基督教协进会神学对谈讲座系列"现代人的灵性生活"6月22日举行第二讲,讲员及讲题:
董泽龙神父(思维静院院长),"初探现代人的灵修意趣之所在";潘怡蓉博士(中国神学研究院林高杰德教席副教授[实践科]),"福音派灵命培育的当代发展与共融";黎嘉贤博士(灵修学家),"以智性进入神秘的神人合一境界";主持:蒲锦昌牧师(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副总干事)
地点:红磡圣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