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巴盟教区和河北省部分地方教会举行纪念教会先贤与殉道者的活动,冀望信徒效法先贤为主发光显出基督大爱精神。
内蒙古:传教士为主无怨无悔
内蒙古巴盟教区修缮三盛公天主堂地下墓穴安放了7位圣母圣心会传教士的遗骸,并举行重新迁入墓穴的安葬仪式。
根据"信德网"资料指,三盛公天主堂落成于1893年,至今拥有125年历史,前后作为三个教区的主教座堂。由于文革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6具传教士的遗骸惨遭拉走遗弃在沙漠。改革开放后,政府平反落实宗教政策,三盛公天主堂归还教会并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又由相关部门划拨资金进行修缮。
巴盟教区主教杜江与三盛公两位神父看到地窨子并未修缮,遂由教区和堂区于2016年出资进行彻底修缮。从1922至1923年间寻回9位传教士的遗骸中,现有的7具重新安葬,惜仍有7位未能寻回。
根据教会的传统习惯,凡是教区主教,去世后一般都要安放在主教座堂的地窨子中,作为永存安息之所。
杜江表示,"教会感激该中外传教士默默无私的付出和辛勤的耕耘,重新安放传教士的遗骸希望让信徒以他们为榜样,无私付出为主事奉,无怨无悔为主作见证。"
河北省鱼台:圣老楞佐救村民
在河北省的威县鱼台堂区8月10日为圣老楞佐举行庆祝典礼,纪念其显过的圣迹。
相传光绪26年7月,有仇教匪徒围攻鱼台足足有一个多月,信徒甚为恐惧每日虔敬祈祷把一切交托于主。8月10日会长集合教众手持刀枪棍棒农具等物破门而出与匪徒对抗。当时有信徒看见无数白衣人在教堂顶部,脊上有持经书者往来,而当日正值圣老愣佐纪念日,大家认为是天主派遣圣人救教会脱离危难。
河北省朱家河村:义和团火烧圣堂
朱家河朝圣地位于河北省景县朱家河村,该地因殉道者为信仰牺牲而闻名。百年来众多信徒来到这里朝圣、祈祷,深切缅怀法国耶稣会士圣任德芬(Léon-Ignace Mangin)神父、圣汤爱玲(Paul Denn)神父和圣妇朱吴玛丽等殉道者。
据悉,1900年两位传教士为了保护数千名妇孺将他们收容在圣堂里。当仇教者的炮火对准圣堂时,正在主持弥撒圣祭的任德芬神父手握十字架在祭台上赦免跪在堂内的众人。
歹徒冲进圣堂后,为了保护正在送圣体的任神父,圣妇吴玛丽挺身而出权充人盾挡在神父前当场被刺死。随后,义和团火烧圣堂传教士和信徒们全部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