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前日本有两岁男童在单车比赛看见后方的同伴翻车倒地,下车伸出援手然后一齐再向终点出发。和睦乐善的品德要从小培育,在美国有华人基督教组织举办"儿童和睦营",让孩子学习彼此尊重和平礼待之余,更将中国人的孝道发挥于服侍父母亲。
"爱与冲突和睦事工"数月前举办"儿童和睦营",孩子在营会中以圣经教导为基础及圣经人物故事为借镜,学习如何"做出选择",成为使人和睦的"和平使者"。例如孩子面到冲突,一般会紧张失措不知道怎么处理,在营会中透过游戏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如愤怒、害怕等,同时明白冲突的原因,以合宜的方式来面对冲突。会中亦设晚宴,孩子学习服侍父母,殷勤递餐倒茶水,发挥儿女之孝。
有参加者滋恩表示,中国人受传统文化影响华人父母重视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但如何达到真正的"和"及和解的过程遇到阻碍怎样处理就甚少探讨。
她认为,在华人家庭里总是习惯教导孩子大让小、小听大的"单向式顺从",以为就能带出和平的结局。很多时候不论孩子或大人,在面对冲突时都会不善表达,更甚难于形容当下的感受,当"情绪风暴"来临时只会压抑或逃避。对于如何正确的面对冲突,虽然常会经历但不是天生就懂得处理,所以需要有充足的学习。
滋恩指出,营会让两个儿子学习到冲突时,不再是以往那样扁嘴,而是多了精准的情绪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及,对不擅以语言表达的男孩来说是很大的突破。与此同时,相差六岁的两个儿子,大的学习了不是单是迁就小的,而是学懂用言语表示礼让。小的也不再作"小霸王"。
滋恩相信,冲突是人类从小到大都无法逃避的经历,但若未经妥善处理只会造成关系破裂,及内心难以平复的伤痛。不少人要等到成年后才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面对冲突,而孩子能够从年幼时就能学习和睦的功课,让他们了解每一次冲突都是可以荣耀神服侍人学像基督的时候,使冲突成为他们蒙神赐福的契机,这是何等蒙福。
"爱与冲突和睦事工"成立于2014年由刘哲沛律师与太太王兰馨主持;以冲突中领受福音活出爱为异象,呼召人成为和平使者、 装备人按圣经真理回应冲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