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不僅影響到世界各國社會,亦波及眾多華人教會組織機構。第82期《華傳路》討論有關經濟危機時,機構負責人卻表示,華人福音普傳會在危難中得蒙主的帶領,逆水前進,諸多工作所取得的進展都令人滿意。
這篇名為《主在船中,笑對暴風》的文中,「華傳」總主任林安國牧師説:「華傳如划船,正遇暴風,但主在船中,就如兒時所唱的詩歌:『有主在我船中,我能笑於暴風……』因此,我們仍喜樂地事奉,憑信心勇敢前進。」
金融風暴雖然帶來經濟危機,但對華傳來説卻帶來了「人力生機」;因為身家損失慘重,人愈發現到生命投資之可貴,不如錢財的投資那麼短暫。負責資源監管及擴展的華傳國際副總主任馮永樑牧師在過去半年內,感受到經濟風暴經濟難免使事工發展滑落,但卻驚歎申請做宣教的人數仍然上升。而且,華傳在宣教工場運作、新人加入、以及商宣開拓方面都有諸多進展。
工場運作
華傳的宣教事工是以教會(支援及代禱)、宣教士(建立事工)和差會(行政督管)合作方式運作,猶如「三股合成的繩子」互相支援,彼此配搭,同心同工。過去十多年,華傳在這運作上已經開始定型,並且不斷改進,力求進步。最近有兩位宣教士提出「宣教士關懷」的重要,因此促使華傳開設「關懷」(Member Care)部門,聘請同工及派資深宣教士在這方面進修,以應付日趨急切之需。
新人待領
目前華傳正為新加入的宣教士呼籲合夥的教會,一起擴展宣教發展。如果有教會已經有差傳基金或正在推行差傳奉獻,但還沒有具體方向或動作,或還沒有實質的支持宣教事項,華傳甚願與這些教會一起配搭,有焦點地發展宣教事工。
商宣開拓
面對全球宣教工場,不少國家拒絕批準宣教士入境簽證,神藉著一些肢體開啟了另一條宣教之路線,即開拓商宣之門,在經商的同時可以居留當地並開展事工。目前,有肢體對此進行奉獻作為推動商宣種子基金,也盼望更多主內商人一同回應,把財富投資於永恆。
華傳歷程:經濟危機帶來「人力生機」
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