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佩芬 (Serena Pay-Fen Wang)
"如何使我的孩子们停止打架呢?"
"帮助一个生气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怎样可以说服我的女儿按时睡觉?"
如果你像大多数的父母一样,想寻找一个实用的方法来解决各种的问题,那么,你需要掌握一些为人父母的技巧;而有效地与你的子女联结是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但是,你是如何与你的孩子建立关系的呢?你是用爱的方式—近距离及友好"面对面引起他注意",或是"恶狠狠地大喊"呢?当然,两个方法都可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但是我们都很清楚,后者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而我们也要付上了惨重的代价-紧张的关系。
"积极父母教养联盟Positive Parenting Network"的创启人傅薇琪Vickie Falcone,她建议的"与孩子有效联结的八个步骤"供你参考,也许你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诀窍。
第一: 设定联结的目标
在你同孩子们对话之前, 无论他们是在安静地玩,还是正在打架,请花几分钟坚定一下你自己,决心要利用这个机会来与孩子们联结。我们常习惯于用破坏性的思想(如﹕这个孩子就是让人操心),命令(如﹕他最好老老实实去洗澡,不要废话)或是武断(如﹕我受够了你们两个,总是吵架!)。请务必改变负面思想的习惯,努力地改善你先入为主的批判态度。
第二: 面带微笑
一个微笑会马上放松你面部肌肉。"唇边小小的微笑,可以奇妙地让我们安静下来,让我们重获以为失去的平安吧!"
第三:配合孩子们的视线
这意味著坐在地上、蹲著或者干脆抱起孩子与他的视线平衡,这样你就建立了平等认同的关系。
第四: 友好的目光接触
让你的眼睛微笑,并不是一瞥,一闪。微笑三秒钟或深呼吸一下,请联结到你孩子的灵魂。
第五: 爱抚你的孩子
使用爱的触摸,在获取孩子注意的同时,可以表达我们的关心及爱。
第六: 全神贯注
把你手中的咖啡、报纸放在一边,放下一切杂事,百分百地注意你的孩子,思想你要说的话,及希望孩子如何做。
第七: 用词精简,多听少说
当我们不听孩子们述说就批评、教导时,我们就切断了与孩子们的联结。如果重复这样的恶习,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养成"父母耳聋症"。
第八: 提供资讯或询问问题
若用询问或资讯开口,而不是命令,你会注意孩子们通常会思考而不是反抗。
这八个步骤帮助你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不用大喊、唠叨、祈求、威胁、操纵等更恶劣的方法。当我们用负面的动机时,我们会破坏与孩子间的关系,疏离我们作父母最宝贵的产业。
你随时都可以同你的孩子建立爱的联结,比如:
- 当他们很满足时
- 要平息一场争吵
- 当你或孩子们有需要时
- 分别一段时间后
- 想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 代替大喊和威胁
- 家庭固定活动
无论你想平息争吵还是试图让孩子按时睡觉,你会发现这八个步骤会帮助你与孩子们的互动更加和谐。但是,无论你与孩子的联结关系如何,你的童年如何,你的原生家庭传统如何,你的孩子非常需要一个值得回忆的童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从小与父母关系疏远,而不习惯与孩子亲近,作父母的应该常用行动表示你爱他,以及对孩子的肯定,父母主动并且不带条件的爱最能滋养培育出孩子健康的自我形象。
亲子联结活动
中国作家竹君女士从事妇女工作多年,在她所写的《爱的雕琢》一书中,对中国家庭的问题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她建议父母应刻意安排与孩子"一对一的时间",与孩子做些他们想作的事情时,孩子会感受到被父母重视,在情绪上能因著被爱而得到满足,他的性格会较健全及自我形象会完整,这实在是建立亲子亲蜜关系之秘方,以下是些营造美好亲子联结的建议。
1. 在家一起作糕饼、点心,教孩子学看食谱。
2. 去快店共进午
。
3. 让孩子选择活动地点。
4. 尝试一些新经验,比方说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如:火车、小型巴士。
5. 逛小动物店。
6. 游公园。
7. 参加孩子班上的活动,或者花半天到课室陪他。
8. 一起骑脚踏车。
9. 早起爬山。
10. 打球。
11. 去吃冰淇淋。
12. 共同研究一种小动物,包括去图书馆找资料,去野外采标本。
13. 一起去探望他想见的朋友。
建议您每次与一个孩子约会,尤其是假期时,孩子在家时间较长,可以做些优待卷(coupon book),上面写好日期、地点、活动内容,并且用漂亮贴纸作装饰,找理由送给孩子,孩子们都会如获至宝,天天期盼约会的来临;与孩子每次的单独约会都会与孩子有些联结,孩子也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他们是被爱、被肯定的,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更亲蜜了,朋友们你愿不愿意特别花些时间与您的孩子共度一些快乐时光呢?
作者简介
蔡佩芬现任"加拿大学园传道会" 中国网路事工主任,负责编辑出版新丽人网路杂志,丈夫王大庆牧师在北加州湾区基督之家第一家牧会,育有三位儿女。请上网《新丽人》浏览更多她的文章。
-
香港Island ECC购入著名旧戏院 改造为开放式社区教会
位于北角英皇道423号的新光戏院,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长期被视为北角的一个地标。如今,这座富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将重新被赋予生命——国际教会Island ECC宣布将其作为永久场地,启动名为"BoldFaith"的项目。
-
温伟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来每天与创造上帝同行
拥有丰富科学、哲学研究背景的72岁基督徒学者温伟耀博士回顾自己寻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时,将他对宗教的思考总结出五点,并向多伦多华人分享。
-
华人AI专家Moses Wong访谈(三):AI自主意识 x 全球风险
上篇《AI专家Moses Wong访谈(二):人工智能的"属灵维度"》里,《基督日报》记者与基督徒AI专家Moses谈论了特别的课题——AI的属灵维度。今次他与记者一起探讨AI拥有自我意识的可能性、为么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国对超级AI的共同应对之策。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二):人工智能的"属灵维度"
人工智能会有"灵魂"的维度吗? 作为基督徒,Moses今篇还会以具科学性的"属灵维度"的层面,从少为人注意的角度,为我们探究有关AI与"外星的智能"、属灵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关系。
-
卡钦斯博士:青年人比我们想的对耶稣更开放
尽管不少教会年青人正在减少,但根据巴纳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国77%的Z世代表示愿意学习耶稣的教导。教会有机会吸引这一代人,但前提是——与他们互动的方式需要改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