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从文学,艺术或宗教学习到知识和真理吗?

1

作者:余创豪Alex Yu

如果我问你:"你可以通过文学和艺术去发现真理吗?"我猜想你的答案可能是:" 什么是真理?"若果我再问你:" 除了科学方法外,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可以令人理解宇宙的真相呢?"你可能这样回答:"这取决于你如何定义真相和科学方法。"

这些都是大问题,许多科学哲学家和知识论专家穷毕生之精力来研究这些课题,但仍然无法获得圆满的答案。

然而,进化遗传学家杰里柯尼(Jerry Coyne)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柯尼是芝加哥大学生态与进化学系的教授,他是一位高调的无神论者,最近他出版了一本书,名为《信仰对战事实:为什么科学与宗教不兼容?》

这本书的标题已经传达了其主旨。柯尼争辩说,科学与宗教是不相容的,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研究真相的方法。关于宇宙的本质,两者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科学是正确的,宗教一定是错的。柯尼不仅排斥宗教信仰,他更断言其他非科学领域,如文学,艺术等,都不能令人知道世界的真相,科学是唯一的方法。

他写道:"艺术作品能感动我们,甚至改变我们,但他们是否传达了真理或知识呢?"我肯定柯尼永远是对的,如果知识和真理的定义是某些科学知识或科学真理,那么艺术当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这好像质问:"足球运动员碧咸(David Beckham)能将球穿过一个篮球框吗?长桥大马的洪拳高手黄飞鸿能发出叶问的咏春寸劲吗?"

笔者是一位心理学家,柯尼可能不当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为真正的科学方法。很多年前,在社会研究领域里面爆发了一场典范战争(Paradigm war),当时一些研究人员青睐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如实验、统计;另一些研究人员则倾向于定质方法(Qualitative method),如访谈、焦点小组。定量研究人员计算数据,而定质研究人员则使用文本去写叙述式的报告。定量研究人员批评定质报告主观和不科学;另一方面,定质研究人员反对把复杂的人类现象简化为统计数字。

对我来说,典范战争已经结束,这本来就是一场无谓的战争。我在研究中兼用两种方法,毫无疑问,使用科学方法有一些优点:客观性、可重复性……等等。但是,也有一些深层现像,如爱恨交织的感受,是数字无法完全捕捉的,如果数据出现矛盾,我们说该数据缺乏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或可靠性(Reliability)。我的研究项目之一是:为什么亚洲学生在国际评核试中的表现优胜于美国学生?我分析过测试和调查收集的数据,并发表了关于这一主题的几篇论文,但这些数字不能告诉我整全的故事。因此,两年前我决定前往台湾,香港等地去跟那里的家长、老师、学生面谈。有趣的是,有些人对严格的教育有一种爱恨交加、难分难解的矛盾心理!

在某些意义上,定质方法近似艺术和文学,在案例研究(Case study)、叙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民俗学(Ethnography)中,研究者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去表达数字无法形容的现像。我能否由此而发现知识和真理呢?当然可以。

现在言归正传,在某种意义上,基督教发掘和表达真理的方式也近似文学艺术,圣经用抽象的文学符号和具体的历史故事去揭示真相。我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科学不能告诉我的知识或真理吗?当然可以,堕落的人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以来,西方人对人性和人类的未来抱持乐观态度,但欧洲经过两次残酷的世界大战之后,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Jean-Paul Sartre)亦不再信任人的理性。我可以从存在主义哲学身上学习到知识和真理吗?当然可以。

这不是一篇科学论文,但我希望读者仍然可以从中学到一点丁儿的知识。

2015.11.22

  • 全球领导力峰会

    全球领导力峰会"轮椅上的画家"琼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领导力峰会"中文峰会2月8日在香港举行 ,其中播放了"轮椅上的画家"琼妮·厄尔克森·塔达(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经历的录像,强调让神的刚强代替她的软弱。

  • 尼克·胡哲将在NRB大会举办"NickV内圈聚会" 分享传福音与AI应用

    2025年NRB(国际基督教媒体大会)期间,全球知名布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将举办"Nick V内圈聚会"(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与会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过6700万人传福音的经历,并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帮助基督徒更广泛地传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趋势

    多数基督徒的视角往往局限于自身所处的教会和周围环境,因而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尔神学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报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延续了2024年的积极态势,还为全球基督徒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观察 梁丽桥盼为复兴英国基督教艺术出力

    梁丽桥,一位自小热爱水彩画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创作不仅是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更是与神建立深厚关系的桥梁。在过程中因著一次车祸"生死10秒之间"醒悟神的眷佑决意以艺术传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国对艺术传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体会。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对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胆呼召 [专访]

    先锋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吁年轻基督徒重新发现信仰,投身全球宣教。当许多教会思索如何让年轻一代持续扎根于信仰时,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让年轻人站出来,勇敢承担使命,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们而削弱福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