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帝拿槍是好人? 美國槍械管制爭論的背後

為上帝拿槍是好人? 美國槍械管制爭論的背後
為上帝拿槍是好人? 美國槍械管制爭論的背後

美國近月在教堂、校園接二連三發生多宗嚴重槍擊案,槍械管制再次引發社會爭論,著作多部宗教和歷史書的彼得·曼索(Peter Manseau)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分析根源,美國人將耶穌、槍支、憲法綑綁,認為拿著槍是保護社區的好人,出於一種愛國行為。

耶穌、槍支、憲法潛藏在人的意識

作家曼索指出,社會爭論槍械管制不僅是從政策、公共衞生、禁令或背景調查,因為槍支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持槍的人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好人。

據調查發現,十分四的白人福音派信徒擁有槍枝,大多數人沒有,教會也為槍擊案受害家屬提供支援。但對於許多美國基督徒來説,耶穌、槍枝、憲法已經牢固地縫合在一起;對於武器製造商銷售武器既是一種愛國行為,也是一種宗教行為。

在佛羅裏達州,槍械製造商 Spike's Tactical標榜 AR-15 是地球上最好的槍枝,該商店製造了一系列十字軍武器,上面裝飾著《詩篇》的名言:「耶和華我的磐石是應當稱頌的!他教導我的手爭戰,教導我的指頭打仗。」(詩篇144:1)

此外,總部位於密蘇裏州的CMMG(AR15 步槍、零部件和小零件的領先製造商)宣傳其員工「承諾每天早上開會,祈求上帝的智慧來管理這項業務所帶來的巨大責任」。

持槍者自喻保衞者

2017 年 11 月 5 日,一名槍手襲擊德克薩斯州薩瑟蘭斯普林斯的第一浸信會教堂時,前槍械教練威利福德(Willeford)用他的 AR-15 向兇手開槍。六個月後,威利福德在領導論壇上發表講話,認為好人持槍為福音作出了貢獻。

他對著擁有槍械的羣眾指:「我們是站在向鄰居做壞事的人之間,我回應了上帝告訴我要做的事情。聖靈看顧我……你們每個人都會做同樣的事情。」並稱在第一浸信會教堂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了他,這是他的榮耀。

槍枝文化,化身成基督教文化,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拿著槍的好人;相信槍枝的人,相信這些故事講述了槍支的威力、必要性和正義性。

曼索在文章的結論是,槍械管制的爭論已不僅是政策、公共衞生、禁令或背景調查。在沒有完全意識到以上的情況,我們也一樣爭論基督教存在主義神學家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對信仰的定義:一個「終極關注」的問題。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

  • 孫東升牧師: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

    近日,華人牧者孫東升在其針對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的評論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從來不是靠國家權力推動的,教會的復興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聖經真理。”

  •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賽落下帷幕,這場彙聚聯盟頂尖球員的年度盛會不僅讓球迷大飽眼福,也成為一位昔日傳奇球員重新與NBA連結的契機。前NBA球員林書豪分享了自己久違踏入NBA球館的感受,坦言這是他自2019年總決賽後,首次回到這一舞台,滿懷感恩地回顧自己的籃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