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據報道,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To know God’s Word and make Him known.)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紐約時報》指出,由於聖經競賽和“經文節”(ScriptureFest)等活動的影響,聖經記憶的熱潮正在回歸。今年,有超過13,000名參賽者參加了聖經競賽的地區賽。
為何家庭會參與其中?一位10歲參賽男孩兒的父親迭戈·烏雷戈(Diego Urrego)表示:“這是真理,尤其是在當今文化中,我們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真理。每個人都想擁有自己的‘真理’。”
在基督信仰中,記憶聖經一直是一項珍貴的操練。它使信徒紮根於真理,在試煉中得堅固,並成為人生智慧的源泉。
聖經記憶的歷史根基
自以色列百姓最早的歷史以來,記憶神的話語就一直是至關重要的操練。這不僅是單純的機械背誦,更是將神的真理深植於生命的每一個層面。
舊約中的聖經記憶
在舊約中,神吩咐祂的子民要使祂的話語成為他們生活的核心。《申命記》6:6-7強調説:“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
神要求猶太父母將聖經教導給家人,以確保每一代人都明白神的命令和應許。在書寫文本尚未廣泛流傳之前,這種口述傳統在保存神啟示的完整性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詩篇也彰顯了聖經在個人靈修中的重要性。大衞王描述神的話語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篇 119:105)。希伯來詩歌廣泛運用重復、韻律和結構,使人更容易記憶,即使沒有書卷在手,也能牢記神的真理。
初代教會中的聖經記憶
隨著基督教在第一世紀的傳播,記憶聖經變得不可或缺。當時,許多信徒是文盲,或無法獲得聖經的書面抄本。大篇幅地記憶經文,使他們能夠隨時隨地將福音帶在心中。
早期教會領袖如奧古斯丁(Augustine)強調熟悉聖經的重要性,在講道和著作中經常引用經文。此外,對基督教和基督徒的迫害也使這一操練變得尤為緊迫。在一個擁有聖經可能導致監禁甚至死亡的時代,將聖經牢記於心,既是屬靈的操練,也是實際的保護。這一操練使信徒即便面對難以想像的試煉,仍能持守神的應許。
從宗教改革到現代的聖經記憶
在宗教改革之前,就有許多基督徒跟隨基督、卻未加入羅馬天主教會。在天主教會形成之前,已有一羣忠於基督和祂話語的人存在。這些獨立團體雖然無法獲得印刷版聖經,卻極為珍視神的話語。
他們依靠“口述傳統”傳播基督的教導,這意味著他們精準記憶所能獲得的聖經片段,同時也牢記早期教會領袖的教導。
近1600年後,天主教會內部的一些成員,如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和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開始抗議天主教的一些教義,由此掀起了新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然而,與其加入那些早已保持信仰純正、未受羅馬教會影響的基督徒團體,加爾文和路德選擇建立自己的神學體系。
盡管如此,宗教改革重新確立了聖經高於傳統的權威,使聖經記憶的實踐煥發新生。領袖們鼓勵個人學習並默想聖經,使信徒能親自閲讀和理解神的話語。
如今,數字科技使聖經變得前所未有地易於獲取。然而,諷刺的是,這種便利性反而削弱了我們“將神的話語藏在心裡”的承諾。這一趨勢需要我們去克服。
在一個充滿幹擾且真理常被扭曲的文化中,記憶聖經成為信徒堅固的錨。
防止屬靈漂流
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泛濫但智慧稀缺的世界。虛假觀念、有害的意識形態和道德混亂每天都在衝擊我們。
保羅曾警告提摩太,這樣的時代將會到來:“因為時候要到,人必厭煩純正的道理……偏向荒渺的言語”(提摩太後書 4:3-4)。通過記憶聖經,我們能夠分辨真理與謬誤,並在信仰上站立得穩。
聖靈啟示了神的話語。當我們記住它,聖靈的教導便在我們心中回響。這不僅幫助我們在充滿謊言的世界中分辨是非(何西阿書 14:9;腓立比書 1:9-10),也指引我們的人生方向。
信心得堅固,得著鼓勵
在懷疑、恐懼或苦難的時刻,默想經文能夠帶來力量和安慰。
想想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時,每一次撒但引誘祂,耶穌都以神的話語回應(馬太福音 4:1-11)。當神的話語深植心中,即使沒有聖經在手,我們仍能隨時獲得鼓勵。
柯麗·特恩·鮑姆(Corrie ten Boom),一位大屠殺倖存者,在童年時背誦了大量聖經經文。在集中營中,這些經文支撐了她的信仰,使她在最黑暗的時刻仍保有希望。後來,她曾説:“沒有人能奪走你已經記在心裡的聖經經文。”
有效見證基督
一個被神話語充滿的心,也必然能更有力地傳揚福音。彼得提醒我們:“要常做準備,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説明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彼得前書 3:15)。
熟記聖經能夠幫助信徒流暢地分享福音,讓我們能夠真實有力地向他人傳遞盼望與真理。
我在17歲信主時,渴望向朋友和家人分享我的信仰。然而,當時我對聖經所知甚少,甚至無法找到想分享的經文。後來,我記住了一些關鍵的經文(羅馬書 3:23,6:23,5:8,10:9-10),並結合個人見證,告訴他們基督如何改變了我的生命。
我強烈鼓勵每一位基督徒學會分享自己的信仰見證,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能夠隨時引用神的話語。你不需要隨身攜帶聖經,畢竟,口述傳統早在印刷聖經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簡單實用的聖經記憶步驟
雖然背誦聖經起初可能令人望而生畏,但如果將其拆解為可管理的小步驟,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以下是一些經過時間考驗的方法,幫助你開始背誦聖經。
·明智地選擇經文:選擇與你的心靈共鳴並符合你當前屬靈需求的經文。詩篇、箴言以及耶穌的教導充滿智慧和安慰。可以先選擇較短且易於掌握的經文,例如詩篇 23 篇或羅馬書 8:1-2。隨著熟練度提升,再挑戰更長的經文,例如登山寶訓(馬太福音 5-7 章)。
將經文寫在小卡片上,或保存在聖經應用程序中,以便隨時查閲。選擇具有深刻意義的經文能讓你保持動力,使背誦過程更加愉悦。
·運用重復與節奏:重復是記憶的基礎。每天多次大聲朗讀經文,如有需要,可將其拆分成較小的短語進行練習。
反復抄寫經文也是一種有效的記憶方式。通過聽聖經音頻並同步閲讀,可以調動多種感官,加深記憶。
為確保記憶深刻,嘗試為經文設定節奏。許多信徒發現,將經文配上旋律或押韻可以更牢固地記住內容。這種方法對兒童特別有效,同時也適用於成年人。
·定期復習與反思:記住一節經文後,並不意味著工作結束。定期復習至關重要,以確保聖經經文始終鮮活在你的腦海中。可以每週安排一個固定時間復習已背誦的經文,並思考它們的意義以及在你生活中的應用。禱告求神幫助你理解,並活出所學的真理。
與他人分享所背誦的經文也能強化你的學習。在家庭靈修或小組聚會時背誦經文,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在羣體中形成責任感和互相鼓勵的氛圍。
現在就開始你的背誦聖經計劃
背誦聖經是一種能改變生命的屬靈操練。它的歷史根基證明瞭它的重要性,而在當今文化環境中,它的價值更是無可否認。將神的話語珍藏在心裡,使我們能抵禦欺騙,在試煉中得著力量,並成為更有效的福音見證人。
以下是你的聖經記憶行動計劃:
本週選擇一節經文 —— 選一節觸動你內心的經文,並寫下來,放在你常看到的地方。
每日練習重復 —— 早晚大聲朗讀經文,逐句背誦,逐步積累。
每週復習 —— 在一週結束時重温這節經文,反思它對你的影響,並努力將其深植於長期記憶。
讓背誦聖經成為你喜樂的習慣。每天回想並引用神的話語。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將發現它是真正的無價之寶——是你腳前的燈,路上的光;是你靈魂的盾牌和保障。
編譯於 Faith Biscuit,原文作者 Donald L. Hughes 是美國福音派基督徒,作家,牧師,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