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牧師開心靈眼睛 堅定讓上帝掌管人生

瞎眼看見光明 失明牧師陳明輝堅信計劃在上帝
瞎眼看見光明 失明牧師陳明輝堅信計劃在上帝

陳明輝兒時居於台南屏東鄉下,7歲那年父親工作意外受傷致雙目失明,隔年他亦失去視力,母親離開家庭留下他與弟弟,父親曾想與他一起自殺了結生命。他長大後娶得賢妻,妻子卻患腎衰竭陪伴他13年終離世。陳明輝仍深信一生的計劃都在上帝手中。

現於美國休士頓牧會的陳明輝牧師在《舉目》雜誌分享出版的自傳《你必得見光——邁向豐盛的人生》,憶述上帝領他從黑暗中看見「光明」的經歷。

陳明輝小學畢業後,父親安排他進台北啟明盲校讀書,並提醒他要認命,盲人無論唸到碩士博士,到頭來仍要做按摩。他卻在學校迷戀練鋼琴、吹喇叭,夢想以音樂維生。人生的轉捩點就在高二那年開始。

「一位基督徒鋼琴老師到校免費教我鋼琴,看我老是愁眉苦臉卻説:深覺上帝很愛我。我非常生氣,上帝如果愛我,為何讓我和爸爸都看不見?又讓我生長在破碎的家庭?」但那位老師每次上課都邀他一起禱告,常約他去佈道會,陳明輝最後勉強去了。

耶穌讓瞎眼的人看見光明

在佈道會歌起一首詩歌《奇異恩典》:「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陳明輝很震撼,以為信耶穌真的能讓他的眼睛看得見,但兩個月過去仍看不見,他的心情掉入谷底。

有一次在學校他再次跪在上帝面前祈求醫治,突然心裡閃出意念:「假若上帝就是要這樣用你,你願不願意?」他嚇一跳,再次陷入漫長的掙扎。最後,他向上帝説:「如果禰為我的生命負責到底,我當然願意。」從那刻起,上帝就開他心眼,讓他看見主的愛和恩典,心悦誠服接受上帝是他生命的救主。

信耶穌後,陳明輝的人生找到希望,考上了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主修聲樂,副修管樂。「從那天起,我知道是上帝賜給我機會學音樂,也知道學音樂的目的就是要服事上帝、服事人。我更決定要將所學完全奉獻給上帝。」

上大學後,陳明輝常向上帝禱告賜他人生伴侶,而且是要兩情相悦、必須是基督徒、願意一生陪他服事主,還要雙方家長同意,在他們的祝福中完成終身大事。結果他在大學畢業後,加入伊甸喜樂四重唱,在那裡認識了他的妻子趙念嶠。

人生路不熟上帝恩典夠用

婚後因種種際遇,夫婦倆只帶著省吃儉用存下約1萬美元踏上美國。「到了美國,第一個困難就是英文,我必須先考託福。多虧教會弟兄姊妹輪番替我補英文。但我當時用的是傳統盲人打字機,打字進度非常慢。幾經打聽,得知有盲用電腦和掃瞄器。但價格昂貴,一套要8000美金,我負擔不起。申請等了8個多月沒消息,眼看帶來的錢越用越少,我心中憂急,預計等用到最後兩千元時,就買兩張機票回台灣。」

幸好大學同學夫婦無息借錢,他買了盲用電腦裝備,託福摸擬考試成績亦突飛猛進。感恩之餘,上帝還讓他順利考進休士頓大學,攻讀聲樂碩士。1999年8月更考進西南浸信會神學院並於2002年拿到聖樂碩士。「這期間的收入多半靠佈道時信徒的奉獻,常夠我們生活所需,讓我再次臣服於神恩的奧妙。」

妻子離世人生再遇打擊

2002年7月,正當陳明輝通過神學院畢業考試等候神差遣,卻在7月底某早晨他的妻子身體極為不適,全身積水,醫生説她有生命危險。「她回家進門就抱著我大哭,我當機立斷馬上要送她住院,她哭著説:我們沒保險也沒錢。我告訴她,現在是生死存亡關頭,錢的問題以後再想辦法!」

經連串仔細檢查,醫生宣告她的兩個腎臟只剩10%的功能,必須每週固定洗腎。陳明輝卻想起一段經文:「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説:這是正路,你要行在其間。」(以賽亞書30:20-21)。

而他妻子在病牀上虛弱的説:「感謝上帝,還留下我這條命,能陪你一起服事上帝。」聽到她這樣的回應,陳明輝不由得流淚,大家緊握著雙手,向上帝禱告:「上帝啊!無論今後的日子如何,我們都願意完全地相信禰,順服禰的引領,這是我們憑信心的決定。」

2015年11月5日陳明輝的妻子安息在天父的懷抱,突如其來的打擊,陳明輝難以適應。「現在的我,覺得夜變長,時間變多,家也變安靜了。難免情緒起伏、思緒混亂,但始終沒忘記上帝愛我,祂已讓她多陪我13年了。」

陳明輝相信雖然沒了妻子,上帝依然會帶領他繼續走下去。他仍滿有信心知道:「我一生的計劃都在上帝手中,祂也必陪我走完人生的路程。」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