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道卫理香港堂隶属于香港基督教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的教堂,堂会有82年历史,是香港湾仔地标之一,旧教堂更有"红砖屋"称誉。
堂主任潘玉娟牧师在1月18日于该堂举行的"基督徒合一祈祷周——教牧及同工联合圣餐崇拜"后接受本报专访,分享循道卫理香港堂回应区内居民需要,及与社福机构合一服侍社区的经验。
湾仔区的转变很大,由一个旧区转变为商业区,部分街道变成苏豪区,堂会怎样服侍这群人士?
我们看到一个旧区慢慢重建,有很多区外人士搬入来,服侍上有所不同,当时间需要和转变,便会作好准备和跟进。
堂会地下大堂开放给公众,让他们进来休息,特别湾仔区午饭时间非常挤迫,写字楼上班一族可以买饭盒入来边吃边休息,这里的房间原本是祈祷室,迟些开放给公众人士。我们有"心灵绿洲"的计划,欢迎大众在闹市当中入来,宁静心灵。过往逢星期三有福音餐会,与商福合办,邀请不同讲员分享见证。
湾仔区人口老化,香港堂今年有甚么主题活动?怎样回应长者的需要?
今年的工作是跟随总议会的主题"做一个活泼的循道卫理人"。因应我们的需要除了自己内部团契小组的活动,特别是开始“Alpha”接待未信主的朋友。
我们会走出社区,每年举行三次"祝福湾仔大行动",包括到附近的老人院舍、医院做服侍。我们与本会循道卫理中心有联系,例如长者中心,服侍50至70岁的人士,社会人口老化,长者愈来愈多,尤其50岁准备退休的人士需要规划退休后的人生。
我们服侍的对像是这群人,堂会开始准备装修,做一个服侍金龄人士的中心,也服侍这年纪的街坊,为他们探索人生下半场如何活得精彩。
堂会怎样服侍不同宗派的教牧?
今年的"基督徒合一祈祷周"在1月20日晚上于本会安素堂举行基督徒合一聚会,香港堂是转播站,开放给不同宗派的教牧来参加。
去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五百年,一班牧者展开旅程,到德国和欧洲各地访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历史之路,回港后在本堂举行聚会,他们除了分享,也举行合一圣餐。
堂会怎样联合其他机构服侍这个社区?
社会服务方面,我们不单与循道卫理中心服侍社会大众,也跟湾仔的圣雅各福群会合作,特别是在关怀基层的事工,例如"祝福湾仔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帮助区内的家庭,我们举办踩单车活动,带著一班小朋友到将军澳踩单车,他们都是来自贫穷的家庭,陪伴他们度过欢乐的一天,活动很有意思。
"祝福湾仔大行动"是否持续性?
是定期举办的,香港堂在2016年庆祝成立80周年,除了举办庆典活动外,我们感到能够在湾仔区屹立八十年,是神给我们的恩典,所以祝福这个社区是我们的服侍方向,因为我们不单是自己开心,也要祝福这个社区,从这时开始举行祝福湾仔行动直至现在,每年举办三次,分别是4月、9月、12月,每次出队都动员200多人,不同年龄层的弟兄姊妹也参与活动,详情可浏览循道卫理香港堂网站。
每年一度基督教界盛事"基督徒合一祈祷周——教牧及同工联合圣餐崇拜"于1月18日假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香港堂举行,活动由"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合一与教会关系委员会"、"天主教香港教区合一委员会"及"正教会普世宗主教圣统香港及东南亚都主教教区"三基督宗教教会联合举办,有来自28个宗派及团体的教牧及同工共330人参加。今年主题为"上主祢的右手大显神能";当中呼吁人与民族之间达致仁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