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有时,明光社7月28日举办"生死教育 – 从认识死亡到珍惜生命"分享会,遗体修复师伍桂麟一直倡议大众对遗体尊重,创立殡仪社企"修补"人的灵魂体。
倡议大众对遗体尊重
遗体修复师伍桂麟,大学修读艺术,在中大医学院担任解剖室经理11年,推动"无言老师遗体捐赠计划"的念头,以致医学院有足够的遗体捐赠,不需再用无人认领的遗体,提倡大众对"生命"的尊重。
伍桂麟其后成立殡仪社企"一切从简",结合生死教育书店、殡仪后事策划、临终照顾规划。该次分享会其社企举行,店内装潢给人一种近似文青书店的感觉,中央长桌摆放生死教育相关书籍和绘本,从社会学、人文学等解读生死;长厅高身木架柜摆著大小不一的骨灰盅、由遗物转化而成的物品,散发著祥和恬静的气息,曾吸引长者带同亲戚上来。
他在分享会提到未亡人对遗体处理,过程可能引发家族纷争,每个人都用不同角度表达对先人的爱,离世者生前又未清晰表达殓葬意愿,这影响家人关系。
让流产婴安息 助基层善终
其殡仪社企亦照顾流产婴孩,过往在香港不足24周流产婴孩遗体没有合法途径处理,一般当作医疗废物处置,现时有宗教团体兴建的天使花园协助殓葬。
他介绍一副安放24周以下流产婴遗体的棺木,棺木内的公仔尺寸等于15至16周的实体婴孩,这个周数流产机会比较高,棺木里有婴孩衣服、十字架或按不同宗教人士的宗教物、一束花、动物玩具等,全部使用可分解的纸张制造,父母可以自行制作陪葬品,他负责给流产婴儿遗体复修。
伍桂麟亦推广大众对殓葬的认知,举办遗体捐赠讲座,每场大约20分钟,从临终前遗愿、财产分配、殓葬安排、讲解器官捐赠,让大众认识"一切从简"的观念。
"一切从简"与长生店的分别,在于该店位处深水埗区,协助基层人士善终,方便离世者家人处理死亡证、联络社工跟进、申请殓葬费等,减省他们的忧虑。
殡仪社企推广生死教育
至于生死教育"一切从简"的绘本书让人认识死亡,人们对生老病死的观念可能从电影电视剧集而来,与现实未必相同,这些绘本的话题从儿童死亡、父母或祖父母离世也有谈及。
此外举办读书会脸书直播,有20多人参加,邀请治疗师分享服侍安老院长者的经验。他指,谈论死亡并一不是即时切入话题,从老人家的病痛、年老问题、照顾者的情绪说起。
伍桂麟又提到,香港过去两年社会运动有市民死亡,提供生死服务是尽量做"修补"的工作,减低离世者家人的哀伤、愤怒,协助年青人面对身边的人突然其来、遗憾的死亡,学习怎样自处,因哀伤有不同阶段:否认、愤怒、情绪焦虑、最后放手,藉著其专业贡献社会。
伍桂麟是香港著名生死教育工作者及遗体修复师、前中大医学院解剖室经理、殡仪社企"一切从简"及生死教育书店创办人、香港生死学协会会长、2019年十大杰青,香港红十字会2020人道年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