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查斯·費根分享葛培理雕像的創作過程

Billy Graham Statue
葛培理雕像於2024年5月在國會大廈國家雕像館揭幕。 Architect of the Capitol

“葛培理(Billy Graham)是誰?”

查斯·費根(Chas Fagan)6歲時,一位在比利時的陌生朋友向他提出這個問題。那是1970年代初,費根的家人剛從賓夕法尼亞搬到布魯塞爾。

“我只知道兩件事,”費根説。“他講述聖經中的故事。他是美國人。”

費根當時並不知道,半個世紀後,他將開始一段非凡的旅程,成為葛培理雕像的官方雕刻師,而這座雕像如今安放在華盛頓D.C.國會大廈的雕像大廳。

雖然他從未與葛培理本人見過面,但他開始了一項嚴肅的五年任務,去了解這位全球知名傳道人背後的真實面貌。

Chas Fagan and Graham statue
查斯·費根(Chas Fagan)與葛培理雕像 葛培理佈道團

“我花了很多時間‘與葛培理在一起’,”費根在2月17日的葛培理圖書館活動中告訴人們——研究他的舉止、面部表情,甚至是幾十年來他的西裝外套如何合身於他寬闊的肩膀。

為了準確呈現比利·葛培理的形像,費根觀看了大量的視頻,仔細研究了無數的照片和資料。

“他站立的姿勢應該是怎樣的?”費根思索道,“如果他是個擊劍運動員,他肯定會用左腳做出刺擊動作。”

費根被葛培理身上那種“挺拔”的氣質深深吸引,尤其是在他年輕時。“從40年代到70年代,他幾乎沒什麼變化。”

費根提到,他最初考慮的姿勢是葛培理指著前方,然而,這種姿勢顯得過於指示性和專橫,給人一種不太自然的感覺。“這種姿勢雖然有指導性,但看起來太嚴肅了。”

然而,在一次次的嘗試後,費根最終找到了靈感。他發現葛培理的姿勢應該是右手指向左手持著的聖經。更重要的是,他注意到葛培理手指張開的動作,給人一種温暖、邀請的感覺,這與他一生中邀請人們信靠基督的使命相符。

精細的面部表情

‘雕塑創作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面部表情。費根花費了大量時間雕刻葛培理面部的每一個細節,包括他獨特的下巴線條、流暢的頭發、以及他的眼睛和眉毛。但最為困難的部分是嘴巴。“我不想讓他笑,”費根解釋道。微笑在人生中可能充滿魅力,但在雕像上,微笑往往無法傳遞深刻的情感,反而顯得有些輕浮。因此,費根選擇了葛培理常見的中立表情,這種表情彷彿是在思考,注視著每一位觀眾。

“就像他在思考某個問題,準備再次發言,”費根説,“他注視每一個人,彷彿等待他們的回應。”

Chas Fagan
2/17日在葛培理圖書館,雕塑家查斯·費根(Chas Fagan)分享他為美國國會大廈創作葛培理雕像的幕後故事。 Billy Graham Library

前來參加活動的卡特裡娜·道迪(Catrina Dowdy)説:“他在雕像上的每一條皺紋都充滿了細節。他甚至在聖經上雕刻了加拉太書的內容,他意識到每個細節都至關重要。”

如今,在國會大廈雕像大廳的下層區域,每天約有3萬人會經過這座雕像。雕像的基座上刻著葛培理最喜愛的兩節經文——約翰福音3:16和約翰福音14:6。

關於藝術家查斯·費根

查斯·費根在耶魯大學主修蘇聯學,在短暫訪問俄羅斯後意識到自己需要轉行。因此,費根嘗試了政治漫畫、風景畫和肖像畫等不同領域。直到1998年,費根才幾乎偶然開始了自己的雕塑生涯。當時,他正在為C-SPAN面試,準備為法國作家亞歷克西·德·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製作一座雕像,並在作品集中附上了他為了娛樂而畫的托克維爾雕像素描。

“當他們看到那幅素描時,整個氣氛變得非常安靜,幾分鐘後,我就簽署了合同,開始製作雕像,”費根説。

2009年,他為國會大廈雕像大廳製作了羅納德·裡根的雕像,這是他為國會創作的第一座雕像。

對於費根來説,能在雕像大廳擁有兩件作品幾乎難以置信。“這是一個極高的榮譽,”他説,“能成為葛培理雕像的雕刻家,是我一生的榮幸。”

如今,費根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如果有人再問他“葛培理是誰?”他將會有很多話要説。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意識到他的訊息力量和信仰的必要性,”費根説,“葛培理是一個普通人,但他對這個世界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2024年5月16日,葛培理(Billy Graham)的雕像正式揭幕,成為美國國會大廈國家雕像大廳(National Statuary Hall)的一部分。這座雕像由北卡羅來納州政府提名,以取代19世紀政治家查爾斯·艾科克(Charles Aycock)的雕像,象徵着這位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教佈道家對美國及全球基督教信仰的巨大貢獻。(資料來源:葛培理佈道團)

  •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賽落下帷幕,這場彙聚聯盟頂尖球員的年度盛會不僅讓球迷大飽眼福,也成為一位昔日傳奇球員重新與NBA連結的契機。前NBA球員林書豪分享了自己久違踏入NBA球館的感受,坦言這是他自2019年總決賽後,首次回到這一舞台,滿懷感恩地回顧自己的籃球旅程。

  • 韓基總新任會長就職 宣佈五月舉辦論壇反對 WEA 大會

    剛上任的韓國基督教總聯合會(韓基總)代表會長高京煥牧師(Rev. Kyung-hwan Ko)宣佈,將於五月舉辦論壇,公開批判世界福音聯盟(WEA)及其即將在韓國召開的全球大會。

  • 2020年以來美國宗教生活的五大顯著變化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新冠疫情對美國社會的健康、工作、科技和宗教四個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宗教生活經歷了五大關鍵變化,對教會和信徒至今仍有影響。

  • 柬埔寨宣教策略:透過大學宿舍事工觸及少數族裔未得之民

    柬埔寨一宣教士近日分享聚焦於「福音未得之民」的宣教理念,並分享其在柬埔寨推動跨族裔宣教的實踐經驗。柬埔寨自1979年脱離赤柬政權後,45年來雖有多國差會投入高棉族(佔人口95%)的福音工作,但境內尚有20個少數族裔因居住距離首都偏遠山區,長期缺乏福音資源,很多福音未得之民。

  • 雕塑家查斯·費根分享葛培理雕像的創作過程

    查斯·費根(Chas Fagan)6歲時隨家人搬到比利時,那時候他並不知道,半個世紀後,他將開始一段非凡的旅程,成為葛培理雕像的官方雕刻師,而這座雕像如今安放在華盛頓D.C.國會大廈的雕像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