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中学公民课本中,赫然出现同性恋及性解放的教育内容,引起家长及维护家庭团体的关注及反抗,许多家长表示"忍无可忍"。
在最新高一「公民与社会1」课本的性别平等教育中,处处可见有失中立的性别解放内容,及使用引发对立与仇恨的字眼:「异性恋霸权」、「恐同症」,还有激进的性别观念,例如,「同性婚姻应合法化」、以及具争议的「金赛性别光谱」「教导学生情欲对象不一定和生理性别有对应关系,甚至直接告诉孩子「性倾向是游移的」、「男生不一定爱女生」、「女生不一定爱男生」。
组织「台湾守护家庭」表示,课本充满同性恋文化,同运霸权已入侵高中公民课本。有家长愤慨地表示,「正常的」性别平等教育应该是教导孩子『尊重差异』、建立友善的性别环境,但教科书却试图引导孩子思想『你不一定是男的或女的』、『你的性别是会变来变去的』、『你的情欲对象可能男也可能女』」,认为是「歪理」。
组织表示,目前高中"公民与社会1"共有来自不同出版社的6种版本,但全都指控社会大众对同性恋族群有歧视与迫害,但事实台湾会对同性恋是相当友义,但仍出现"异性恋霸权"、"恐同症"用语,刻意塑造同志是受害者的形象。受访的几位家长都表示,教科书用语非常负面,不是好的示范,对建立友善的性别社会毫无帮助。
不同版本有不同的问题,例如"三民"的版本使用内容未被世界上多数人认同的争议性人物金赛(Alfred Charles Kinsey)的研究,教导学生"男生未必爱女生"、"女生未必爱男生",更图解说明根据"情欲对象",可将人分成7种。用字遣词都在瓦解社会多数认定的两性观念。而"南一"版本更采用同性恋运动制造的"性别光谱",说没有人有固定的性别气质,因此性别可以在"同性"与"异性"之间游走,引导未成年孩子思想自己有多元的情欲对象的可能。
又如"全华"版本在欧洲人权法院判决认定同性婚姻不是人权的情况下,把同性婚姻列入人权议题,又过度宣传充满色情或猥亵的内容的"同志大游行",未忠实呈现同志大游行背后的色情性解放文化问题。
台湾同性恋运动有计划地向儿童及青少年推动同性恋及性解放教育,先是争取订立《性别平等教育法》,再巧妙地将原不相干的"多元性别论"及"性倾向"等同运议程渗透在教材中,引不少争议,并引来家长及教师的强烈反响。
台湾教育部于2011年8月在国中小学原有性别平等教育课程中,加入"认识同志"的课题,除了出版《认识同志》教育资源手册,又委托大学编制了《我们可以这样教性别》(小学阶段)及《性别好好教》(初中阶段)两套专书,提供老师教学参考。当中一些相当大胆及过界的同性恋和性解放的题材,致引起家长、老师和不同宗教人士强烈反对,有数以十万计的人支持"真爱联盟"的联署,教育局才被逼把这些教材下架并重新修订,但修订版仍然受到不少家长组织反对,争论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