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部「絕不能錯過」的基督教電影

20180527.
20180527

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警告基督徒不要放縱自我,要靠精神的果實生活,如愛、喜樂、和平和耐心等。《基督郵報》推薦9部電影,讓基督徒透過電影領受生命信息。

1. 回歸上帝:《再次是我》(Me again)
由大衞·懷特(David A.R. White)飾演牧師富查.普林(Pastor Rich Chaplin),一位表面風光的中年牧師,背後面對家庭分離、婚姻和質疑與上帝的關係等問題。

普林禱告不要再做自己,結果變成一位富商、一位模特、一個孩子和一隻魚的眼睛,經歷不同的生活。最終他再次找到自我,接納生命和自己的生活,感受神賜予的生活。

2. 黑暗中仍有喜樂:《恩典的救贖》(Saved by Grace)
一位退休的警官在家庭慘劇中失去了家人,並作出一個將會永遠改變他的生活的決定。直到他遇見一位神秘女子,通過個人故事讓他重新審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3. 同情和寬恕:《亞馬遜悲歌》 (End of The Spear)
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電影講述1956年一批北美傳教士來到亞馬遜部落宣教,路易·萊昂納多(Louie Leonardo)飾演的明卡亞尼(Mincayani)是瓦歐達尼族(Waodani)戰士。他殺死了內特.聖父和另外四名傳教士。內特的兒子史蒂夫.聖父長大後來到瓦歐達尼族,明卡亞尼和史蒂夫一起面對史蒂夫父親和其他遇難者死亡的真實含義。

4. 勇敢和希望:《走在信心裡》 (Walk by Faith)
這是一部鼓舞人心,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故事。科裏.蒙哥馬利(Corey Montgomery)這位罹患鐮狀細胞貧血的少年每天受盡病魔折磨。

為了過上正常青少年的生活,科裏接受潛在風險甚高的骨髓移稙治療,但堅決讓自己的病保守秘密。科裏不知道將來的路,但他利用神對他的試煉來鼓勵他人。

5.善良、忠誠和同情:《走上信心路》( Steps of Faith)
這是一部鼓舞人心及幽默的電影,主角為了完成神呼召的使命而戰勝自己的恐懼。

會計師費思.休斯頓(Faith Houston)跟隨上帝的指引搬到一個小鎮,在一個幫助殘疾兒童的馬場工作。因為費思沒有照顧兒童或動物的經驗,所以她被家人嘲笑。儘管她對馬場的工作沒有太大把握,但她還是堅持下來,努力遵循上帝的呼召。

6.觸發人心:《 好在哪裡?》(Where is Good?)
漢娜和喬納斯.貝利是一對幸福的夫妻,但喬納斯一次出差時,他們的生活就完全扭轉。漢娜和她的朋友詹妮弗一起參加一個小型生日派對,第二天早上,漢娜在一間混亂的酒店房間醒來,並發生了一些事情令漢娜和喬納斯的生活完全改變。

電影引導觀眾反思當壞事發生在好人身上時,如何相信上帝是好的。而當可怕的事情發生時,肯定上帝的諾言仍是真實的。

7. 面對壓力仍堅守上帝的話:《上帝未死2》(God’s Not Dead 2)
這部廣受歡迎的電影續集講述了一位高中老師格蕾絲.韋斯利回答學生關於耶穌的問題後,學校董事會中止並威脅吊銷她的教學證書。

格蕾絲被迫接受審判以挽救自己的職業生涯,她聘請年輕的律師湯姆·艾德勒在法庭上為她辯護。隨著事件升温,美國公民自由聯盟亦加入,其代表表示「上帝已經死了是成立的」。

8. 上帝對兒女的温和和耐心:《往下跳》(A Long Way Off)
雅各布厭倦了生活在家庭農場並服從他的父親亞伯拉罕。為了儘快展開新的生活,他要求儘早繼承父親的財產。亞伯拉罕對此表示贊同,條件是雅各布需與接受6小時的各種生活訓練。

起初,雅各布做得很出色,吸引女性的注意;贏得周圍的人的尊重。不幸的是,當他突然失去他的一切時,他發現自己的世界崩潰了。不久,雅各布無家可歸,在垃圾箱裡吃飯,在豬圈裡睡覺。絕望之際,雅各布決定回家 ,但會否為時已晚? 父親會拒絕還是張開雙臂歡迎他?

9. 自我控制:《中心點》(Pivot Point)
四名高中生正處於成年的邊緣。他們的生活以從未想像過的方式相互關聯,並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每個青少年都被迫面對過去的行為。電影讓我們認識到,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無論好壞,都是重要的。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