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光照萬年」——三藩市華埠救世軍120年堂慶慶典即將啓動

「見證基督大遊行」第38年舉行Vsv

三藩市華埠救世軍為慶祝120週年,將於8月12至20日在區內舉行一連串的堂慶活動。除了社區服務,還有由香港救世軍中央堂聖樂團帶領、為期一週的音樂活動,並在8月20日舉行「見證基督大遊行」,為要共頌主恩,讓人看到救世軍持續不變的使命精神——「那裡有需要,那裡就有救世軍!」

基督教救世軍三藩市華埠堂主任梅鴻明牧師在8月4日的新聞發佈會介紹了堂會的歷史。他表示三藩市華埠救世軍是國際救世軍歷史上第一個華人堂會,1886年在三藩市華人區建立,初期以露天佈道會為主,並因為常以中國傳統習俗打鑼打鼓開始而被人笑稱為「篷篷會」。其後鄺富灼博士加入救世軍的侍奉,他右手持聖經傳道,左手則持木棍保護自己。因為當時基督教仍未被人接受,所以傳道者常遭人拋石頭或者西紅柿。在鄺博士的帶領下第一個華人的救世軍在此正式成立。

救世軍代表的是基督捨身服事的精神。梅牧師會上回顧了救世軍的歷史。救世軍誕生於1865年英國倫敦髒兮兮的街頭,創辦人卜維廉原為循道會牧師,因他看到貧苦大眾和勞動階層被當時教會拒諸門外,遂辭去牧師之職向這些普羅大眾傳道。他成立了基督教佈道團,以行動和愛心關懷在街頭的酗酒者、飢餓的孩子們等地下階層人士。其後工作迅速發展,遍及英國全國,還陸續擴展至世界各地,並於1878年易名為「救世軍」,以獨特的軍隊形式進行,表示更有力對抗罪惡。

梅牧師表示,救世軍三藩市華埠堂秉承救世軍的使命精神「心向神,手向人」,服務社區,不分彼此,幫助有需要的人,在今年8月進入第120年的社區服務里程,意義重大。

會上梅牧師並介紹了救世軍華埠堂計劃開展的三大服務事工。第一是開設電腦中心,訓練青年人,特別是新移民,使他們懂得電腦後更易找到工作,同時也教導年長者學習電腦。第二個是青年生命工程,輔導一班被父母忽略而無心向學的青年人,使他們重拾生命意義投入社會。過去不少青少年在此計劃下被改變。第三個計劃是中西醫學習中心,計劃每個月舉行一次醫學研討會,教導社區人士醫學和健康常識。三個計劃預算每年需要3萬4千多元。他盼望社區人士能夠慷慨解囊,支持開設這些計劃。

各項慶典節目詳情如下:

中西醫及牙科健康諮詢︰8月12日(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3時
地點︰救世軍二樓
邀得美國中醫跌打傷科協會會長蔡文燦醫師、加州中醫政治聯盟主席劉美嫦醫師、西醫吳汝剛醫生、餘健強牙科醫生等主持。

四個免費公開音樂會
1﹒屋崙富興中心︰8月13日(星期日)下午2時
2﹒三藩市39號碼頭︰8月16日(星期三)下午2時
3﹒三藩市聯合廣場︰8月17日(星期四)下午2時30分
4﹒三藩市Justin Herman Plaza:9月19日(星期六)上午10時15分

堂慶感恩籌款聚︰8月18日晚上6時,皇后大酒樓。(每位50元)

見證基督大遊行︰8月20日(星期日)下午2時30分開始,遊行在樂隊和警察的帶領和操奏下,經過華埠主要的街頭,去到花園角舉行40分鐘的音樂佈道會,之後再遊行返回救世軍華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