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歷史博物館聯同大英博物館於5月9日舉辦「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專題展覽,展出210多件由公元前900年至300年的千年歷史珍品。
展品反映亞述帝國人民奢華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展覽及研究)張鋭森表示,展覽集中在生活奢侈品,展示出「在二千多年前怎樣才是奢華的生活、怎麼才是奢侈品。」
展覽包括亞述帝國掠奪的戰利品及貢品,以及在尼尼微北宮殿中刻有戰績的浮雕,刻劃出亞述帝國的華麗面貌;還有附庸國腓尼基人工藝品如化妝品盛器、雕刻圖案的駝鳥蛋透過蛋殼表面細孔蒸發的原理來冷卻飲用水,都體現出亞述帝國時期人民奢華的生活。
展覽側看以色列史
亞述帝國以軍事聞名;腓尼基以貿易最為成功;該展覽亦可作為側看古代以色列國的歷史,以及反映上帝對普世救贖的心腸。
翻查《聖經辭典》,亞述是古近東的帝國,從今日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向北伸展至土耳其,為當時以色列國的強敵。
亞述人是對宗教狂熱的民族。據《聖經辭典》指出,亞述人膜拜阿叔爾神,阿叔爾神是勇士之神、戰爭之神,亞述人相信帝國的建立歸功於其神祇。亞述人還信奉女神依市塔爾,在各大城市給她蓋了不少的廟宇。
亞述的文化來自巴比倫,藉著軍事的入侵將異教傳入古近東的國家,以色列亦受其異教文化薰陶近200年之久(公元前9至7世紀),因著以色列人背叛上帝屢勸不改,被上帝施予懲罰「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這是因以色列人得罪那領他們出埃及地、脱離埃及王法老手的耶和華他們的神,去敬畏別神。」(列王記下17:6-7)
然而,以色列國經過二千多年後於1948年最終復國,應驗上帝的預言「從被擄之地拯救你的後裔......卻不將你滅絕淨盡」(耶利米書30:10-11)。
上帝救贖臨到異教民族
據亞述一本歌頌君王功德的古書《君王年鑑》記載指,亞述帝國的建築、藝術的興盛刻劃在君王的宮殿,如亞述城、尼尼微城等的宮殿。
不過,時為亞述京都的尼尼微城,人民罪惡達到上帝面前,但上帝仍眷愛異教人民,差派先知約拿到尼尼微城宣告上帝的審判臨到,致使尼尼微人信服上帝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認罪,免受災禍降臨。(約拿書1、3章)
由此可見,世上列邦都在上帝掌管裡,但同時上帝仍以慈愛的心救贖萬國萬民。
「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專題展覽於5月9日至9月3日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專題展覽廳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