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督教各宗派及社會各界共聚台北,為台灣禱告

祈禱會主題為“公義與憐憫”,全台灣各地區不同族羣及宗派應邀參與,求神賜福於台灣
gen_20040830_prayer2.
8月28、29日,參加祈禱會的會眾在一起為台灣禱告。(圖:www.ccea.org.tw
8月28、29日,台灣第四屆“國家祈禱早餐會暨為國禱告大會”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今年大會的主題為“公義與憐憫”。來自全台灣各地區的不同族羣及宗派應邀參與,透過禱告互相聯結,求神賜福於台灣。

國家祈禱早餐會於28日上午7時15分開始。長老教會高俊明牧師帶領了開會禱告,台灣政府長官陳水扁也蒞臨會場致辭。隨後,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牧師以“公義與憐憫”為題佈道,馮隆曦、林朝泰、温永生、張以諾四位牧師則分別為其所代表的國、台、客、原住民四大族羣禱告。

而在次日舉行的為國禱告大會上,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提供了“台灣影像”,分享他們多年來在台灣服事的經歷,台北靈糧堂牧師周神助、高俊明在會上證道,隨後,來自各間教會團體的代表分別帶領會眾為台灣政治、經濟、族羣、家庭、教育及教會禱告。

台灣國家祈禱早餐會始於2001年。當時台灣幾位牧者代表赴韓參加了韓國的國家祈禱早餐會,深獲激勵,返台後即發動基督徒及政、商、學、社團等各界人士,聚集一堂為台灣禱告。

而《曠野》雜誌社社長蘇南洲,則曾為國家祈禱早餐會連同多位牧者提出呼籲,與會者應遵守“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之教訓,避免邀請政府首長到場致辭或見證,不向政府申請補助,不以“國家”之名舉辦宗教活動,且政府也不應籍此收攏民心,以保持“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互不隸屬”的三互政教原則。而祈禱早餐會也不宜以全體基督教會的姿態來主辦,而應效法美國、韓國,以國會團契等基督徒政治工作團體主辦。最後他呼籲政府及教會審慎面對國家祈禱早餐會所帶來的政教問題,並祈求聖靈幫助教會真實發揮先知與祭司的角色,堅守教會立場,以誠實無偽的良心共同促進教會的合一。

對此,本屆國家祈禱早餐會籌備會召集人周神助牧師表示,大會的宗旨從第一年起就清楚地定為“為人民、政府、總統、國家及世界和平禱告,求上主使我們的國家能實實在在落實在上主所賜的公義、和平、慈愛,成為一個信、望、愛的國家”。而大會也不是特別為某一個政黨禱告,而是為執政掌權的禱告,國家祈禱早餐會並不涉入政黨活動。不論何人、何黨執政,國家祈禱早餐會為國家、社會、執政者禱告之宗旨和方向都不會改變。

他又説,別的國家的祈禱早餐會已多少演變為政商聯誼的場所,但台灣的仍以分享見證為主,他對此感到非常感謝。關於禱告的方式,他表示,問題是層出不窮的,但先求神的國、神的義的話,神自然會幫助這一方人民。此外,若要看見整個國家轉變,“首先必須讓每位個人、每個家庭都建立起禱告的祭壇”,然後才能進而在小組、教會和城市當中建立有力的禱告堡壘,“最後建立整個國家的禱告城牆”。他説,因循著這個模式,印尼和烏幹達都得到了很大的轉變,不但個人得到神的祝福,整個家庭、教會和國家也一同得到神的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