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10月出访哈萨克斯坦及印尼期间,先后倡议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资深研究员熊黄惠玲,在《往普天下去》分析"一带一路"对传福音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熊黄惠玲认为,这计划让受惠国对华人印象良好,例如贷款和承包非洲多项海港道路和铁路等基础建设,这对宣教事工有帮助。
据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维多利亚.布里兹和内森.穆尔统计,2014年到中国的非洲留学生较到英国或美国的为多。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广建高铁,把中亚洲的内陆国家连接起来,从而加速各地的经济发展,此举也激发这些国家的国民来华学习,特别是学习中文(汉语)。这意味著我们在中国境内就能接触到他们,不用长途跋涉到他们的国家。周时,也可向在外地的中国留学生,自由地分享福音,不受国内对宗教的限制。
另外,她指出,"一带一路"有60多个国家,10亿人口,不少是信奉伊斯兰教、印度教和佛教,福音的缺口可由基督徒和宣教士来补足。
熊黄惠玲称,这正是合适的时机,因为"一带一路"计划,藉著兴建高铁,把内陆国家连接起来,单在亚洲就有12个内陆国家,例如哈萨克斯坦、蒙古、阿富汗等。这些国家,每年有成千上万的人民,或在本国或来华学习中文,中文就成了华人与他们之间的通用语,大大方便了华人信徒与他们沟通和传福音。
她最后强调,纵使西方怀疑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动机,但从宣教的角度来看,它能为差传工作带来重大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