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预苦期将完结,信徒迎接耶稣基督复活的时候,信徒仍需努力操练祷告来净化生命。灵阅文化社社长袁蕙文博士指"耶稣祷文"是静默祷告的表表者。
袁蕙文博士引述第五世纪沙漠教父阿尔塞尼奥(Abba Arsenios,449年)在祷告中获得救恩的经验。阿尔塞尼奥在一次祷告中听到有声音对他说:"要独处、要安静和要安息,这些是没有罪过的生活的根源。"
袁博士指出,因著"安息"(希腊文hesychia)这字,操练独处、安静和安息便是操练静默祷告。而"安息"希腊文的英文翻译为“Stillness”,有指静默、静止、安息或止息。静默是指"灵魂不断向内心的深处敞开,以及向著至高的高处上升"。她指这是一种灵魂的进程且深又高,心灵航向已知又不知的上帝和自己。
因此,她指耶稣祷文是静默祷告的表表者。
袁博士介绍耶稣祷文的全文:"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怜悯我罪人"。她指操练静默祷告的过程,先要清楚祷告的对象,就是可亲近的主"耶稣";继而重复诵祷耶稣祷文时,让耶稣圣名抵达和居于人的心田。
她指,耶稣圣名的宝贵,源自腓立比书2章9至11节《耶稣之歌》:"上帝将祂升为至高,又赐给祂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上帝。"
她表示,诵祷时内心反复思想祷文的意思,让人专注于耶稣的圣名,心灵完全被耶稣圣名所占据,从一切苦恼压迫中注满宁静和喜乐。
至于祷告的作用,袁博士认为祷告的开始不是认罪,是呼唤主的圣名,令人的内心脱去焦虑和烦扰,享受与主的同在。
(文章节录自灵阅文化社〈耶稣祷文〉[Jesus pr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