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教育中心推課程:幫助青少年認知壓抑情緒

宗教教育中心推課程:幫助青少年認知壓抑情緒

為推動青少年情緒教育,宗教教育中心近期舉辦講座暨新書發佈會「心靈秘密花園」。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張佩斯指出,透過該套課程輔導理念青少年可在安全空間接觸和表達感受,藉由導師的陪伴,使心靈如同花園中的植物般茁壯成長,尋找到人生意義和目標。

在發佈會上,婚姻及家庭治療師、資深兒童及青少年工作者張佩斯指出,上帝創造的伊甸園象徵著快樂,然而人類的生活卻常常感到快樂的缺失。透過《情緒管理實踐課程──心靈秘密花園》這套教材,青少年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空間接觸和表達自己的感受,並藉由導師的陪伴,使心靈如同花園中的植物般茁壯成長,恢復伊甸園的和諧與真誠。

張佩斯介紹課程中輔導的理念,強調情緒並無好壞之分,除了基本的喜怒哀樂,背後還有其他多種情緒。她指出,情緒帶動思想,繼而出現感受,身體出現反應例如緊張、憤怒,長期不作處理連鎖反應影響行為。

因此需要認知情緒,許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未能找到空間講述自己的感受,該課程採用「健康心靈階梯」的四個步驟來幫助他們處理負面的想法:

1. 觀察與接納:透過靜觀活動,協助青少年觀察自己的壓抑情緒並接納這些情緒。
2. 轉換思考:客觀看當下的情況回望整件事情。
3. 表達:鼓勵學生向導師或同伴表達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4. 調適:學會調適負面情緒,從而提升心理健康,騰出空間健康交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實現健康成長。

張佩斯強調,建立正向情緒對青少年尋找人生的意義和目標至關重要。《心靈秘密花園》不僅是情緒教育的工具,更是青少年探索自我和成長的重要平台。

講座暨新書發佈會於6月11網上進行,講員為該書作者:婚姻及家庭治療師、資深兒童及青少年工作者張佩斯;香港大學教育系哲學博士姚錦雯,兩人分享推展青少年情緒教育方面的實務經驗和心得。

  •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隨著中國宣教的黃金時代逐漸遠去,事工的動態正在發生劇變。外籍工人被迫離開,當地教會面臨日益加劇的打壓。在這樣的環境下,國際信徒羣體如何繼續支持並與親愛的中國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讓我深刻思考一種新的夥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繼續傾注祂的愛,並在中國開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簽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參與女子運動

    美國當前總統特朗普於2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參加女子運動。

  •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近日發佈《2025全球差傳數據》。針對全球差傳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四項觀察,發現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區,而教會用於差傳的奉獻亦不足一成。

  •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近年來,超大型教會(Megachurches)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坦白説,其中一些批評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教會更像是運作成熟的商業機構,而不是單純的敬拜場所——它們擁有龐大的預算、華麗的佈道製作,有時甚至是牧師家族成員充斥教會薪資名單。正因如此,人們常常會問:「超大型教會是否腐敗?」 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呼籲推動貿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國宗教自由狀況

    在2025年2月4日舉行的國際宗教自由峯會(IRF Summit)上,關於如何通過結合貿易與人權議題,改善國際宗教自由狀況的討論成為一場分會的重點。這場分會討論了美國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貿易槓桿,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特別關注國」(CPC),改善宗教自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