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編譯】如果達爾文知道我們今天所知道的,他仍舊會研究他的理論嗎?
創造論國際事工,一個由非牟利的基督教護教事工組成的聯合組織,現正拍攝挑戰進化論的紀錄片。
2月12日,當世人都紀念物種起源150年週年以及達爾文誕辰200週年之際,國際創造論事工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聲明要證明進化論其實是未經證實和試驗的觀點。
紀錄片製作工程是由來自加拿大的國際創造論事工地質學家Dr. Emil Silvestru在上年同期提出的,希望趕在2009年慶祝達爾文誕辰200週年紀唸的時候重新挑戰這個人們深信不疑的進化論。
事工表示他們必定會在週年紀念日之際發起挑戰。他們指這是個難得讓全球教會聯合挑戰進化論的機會。
據事工解釋,這個長僅一小時的紀錄片是基督教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帶信心製作的紀錄片。紀錄片製作人員全都是基督徒,而整個紀錄片的製作費額高達一百萬美元。
與此同時,進化論支持者和媒體正忙於準備在全球慶祝活動,包括在36個國家開展400多個「達爾文日」活動。特別節目包括電影,電視紀錄片,重新頒佈小獵犬號的旅程,國際歌劇演出,還有超過20萬冊紀念「英雄達爾文」的兒童漫畫。
達爾文紀錄片的製作目的除了要挑戰進化論以外,還要證明聖經無論從歷史或科學的角度上看都是可信的,其中包括宇宙起源。
「在達爾文觀點被廣泛接受的西方社會,很多人認為聖經(就是基督教)根本與自己的日常生活無關,他們邏輯上認為如果聖經一開始關於創造的教導就已經出現問題,那之後的內容還可信嗎?」
創造論事工將會向眾人顯示科學證據證明聖經在創造論教導上的正確性和可信性。「聖經是可以也是應該被相信的。」
紀錄片計畫在本月內發佈,屆時將會著重批判達爾文的重要觀點。紀錄片在南美取景,並採訪了世界性權威的機構,包括進化論學者。
-
香港一牧者解析「離堂文化」 敦促傳統教會自我改革
研究歷時一年多的《2024香港教會普查》數據上月底發佈,引發關注,顯示香港教會正面臨明顯的「離堂趨勢」。
-
在教會談論政治可以嗎? 台灣一牧者提出三大思考
政治議題難以避免,對「教會裡對是否應該談政治」的問題,眾説紛雲。基督徒究竟如何在信仰羣體中面對政治討論?台灣基隆教會本堂傳道莊迺民近日在YouTube頻道提出三大思考重點供信徒參考。
-
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與新教信徒
根據德國「世界觀信息服務」(Fowid)研究小組2024年最新公佈的調查結果,德國無宗教信仰者人數首次超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無信仰人羣成為該國最大的「宗教」羣體。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