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中国基督徒的非凡旅程:从骨癌到全职牧师

19岁中国基督徒的非凡旅程:从骨癌到全职牧师
19岁中国基督徒的非凡旅程:从骨癌到全职牧师

2002年,19岁的中国基督徒王某被诊断出晚期骨癌,这对他刚开始的职业生涯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在经历了一次截肢手术后,他的癌症奇迹般地痊愈,并且再也没有复发的迹象。在失去一只手臂后,他开始了一段新的生命旅程,遇见了上帝,最终成为全职牧师。

截肢、输几袋血、缝100针:没有剧痛

《基督时报》报导,王某在上班三个月后感到手臂剧烈疼痛。最初,医生以为他只是肌肉拉伤,但最终诊断结果为晚期骨癌。在他住院期间,亲友向他传福音,有一天,一位见习护士向他讲解创世记的内容,让他对生命产生了新的思考,而且还跟这位护士谈恋爱 。

王某半开玩笑地提到,或许是因为她的鼓励,他决定接受截肢手术。手术时,医生面临了困难。他说:"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夹意外滑脱,导致大出血,需要输几袋血,但最终手术很成功。"

手术最终成功,然而王担心麻醉过去后伤口会很痛,因为他的左侧总共缝了100多针。可是在手术后,他显示出惊人的恢复力,一整晚过去,没有如预期般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只是偶尔出现幻肢痛。

下雨天不返教会心灵挣扎

出院回家的王某,面对著外界目光的压力,开始不安,有次出街发现途人在背后向他窃语,母亲提醒他,虽然身体有病,但心灵必须强大。随著时间推移,他开始跟随住在附近的基督徒一起去教会,最初因为教堂多为老人而不太情愿,但随著与他们的接触增多,他开始享受这个社群。

他曾经觉得讲道很无趣,有一天,他向上帝祷告说:"主啊,如果礼拜天下雨,我就不去教堂。"随后,教会邀请他加入青年团契,让他开始理解圣经的教导。想起来,他发现每次聚会的时候从来没有遇到过大雨。偶尔会下点毛毛雨,但这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因此他没有理由缺席。

2003年的圣诞节,王某参加了教会的活动,由于没有全部分发福音小册子感到郁闷,独自走回家的过程,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首赞美诗《常常喜乐》,使他心情瞬间得到舒缓。

经历神对耶利米的呼召

随著参加青年团契的经验增多,王某被鼓励去读神学,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一次成人圣经学习小组中,一位教会的老领袖注意到了他,并询问他是否有意去神学院。尽管王某当时的健康状况不佳,但这位前辈的祈祷让他奇迹般地康复,并如预期在9月1日进入神学院。

完成神学学习后,他被教会指派负责主日礼拜。在这段旅程中,王某深信,上帝透过苦难塑造了他的生命,也让他能更好地服务他人。

王某回顾自己的旅程,惊叹上帝的奇妙作为,觉得自己的经历就像是神对耶利米的呼召。透过这段经历见证了上帝如何让一个信徒的生命重新建立,并引导他们走向真正的信仰之路。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