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蘇達大學擬推新例 誤用性別代詞或被開除

pillsburyhall_uofm
pillsburyhall_uofm

素有「公立常春藤」之稱的美國著名公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近日發布了新擬定的指導方針,稱在該校如果不能用他、她或對方「首選」(preferred)的人稱代詞來指代性別混亂的學生、教授或教職員,就可能面臨被開除的境況。

這份名為《公平與使用: 性別認同、性別表達、姓名和代詞》(Equity and Access: Gender Identity, Gender Expression, Names and Pronouns)的行政政策文件稱,個人對自己性別的理解「可能包括女性(female)、男性(male)、跨性別者(transgender)、性別酷兒(gender queer)、流性人(gender fluid)、非常規性別(gender nonconforming)、兩魂人(Two Spirit)、雙性(intersex)、非二元性(non-binary)和其他許多種。」它進一步宣稱,性別認同「無法被觀察到」,並「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一個人知道另一個人性別認同的唯一方式是當他告訴你的時候。」

從臨牀醫學角度來看,性別是根植於一個人的染色體中,並反映在數百個遺傳特徵裡面。雖然在極其罕見的雌雄同體的情況下,人們與生俱來具有模稜兩可的生殖器,或他們明顯的性別與其染色體不匹配,但是大多數孩子所謂的性別混亂都是因自己的心理暗示而不斷擴大。專家警告説,這樣繼續加強他們的誤解可能會導致各種各樣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問題。

但明尼蘇達大學這份文件依然宣稱,除非法律要求,否則所有「大學成員和單位」(包括學生、教師、員工、來賓、志願者、承包商和任何隸屬於該大學實體的僱員)必須以「該大學成員指定的姓名、性別身份和人稱代詞」來稱呼對方。

同時指明,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被認為是「歧視或騷擾」,其懲罰包括「終止僱傭關係在內的紀律處分,以及包括學術開除在內的學術制裁」。

該文件還呼籲允許性別混亂的個人參加「符合其性別身份的大學活動和項目,包括但不限於住宿、衞生間、更衣室、娛樂服務和活動,以及野營項目。」

校方稱該文件尚未最終定稿。該校「平等機會和平權行動」(Equal Opportunity and Affirmative Action)辦公室執行主任加布裏埃爾·米德(Gabrielle Mead)説:「我不認為我準備在這個階段討論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不允許的。」同時表示,懲罰將「取決於具體情況」。

儘管這項舉措在教職員工和學生羣體中擁有大量支持者,但也有人對此表示擔憂。

該校計算機科學教授和「教職員諮詢委員會」(Faculty Consultative Committee)主席康斯坦(Joseph Konstan) 説,該草案立即引發了「言論自由的警報」,「有爭議的地方是你把一個好行為的問題(......)變成了一個紀律問題。」他同時質疑學校是否會允許學生自由表達自己不會和生理上異性別的人住在一起。

「假設你不小心用錯了。這是騷擾還是歧視?」該校媒體倫理學和法學教授科特利(Jane Kirtley)問道。「我不介意用她或他或他們喜歡的名字稱呼一個學生,但以律師的眼光來看待這份提案政策,我很擔心......坦率地説,我看不出他們如何能實際實施這樣的政策。」

米德説,該校將在今年秋季舉行30天的公眾評議期,然後再製定新規則的最終版本。

這不是明尼蘇達大學第一次採取措施促進政治正確性和左翼議程。去年12月,大學要求教職員工不能在學校裏展示任何宗教性或世俗的與聖誕節和光明節相關的物品,包括聖誕老人、聖誕場景、光明節陀螺(dreidels)和燭台(menorahs)。另外,該校雙城分校曾計畫教導醫生如何墮胎和提供墮胎培訓,但在本年5月由於公眾的強烈反對被取消。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

  • 緬因州學校刻意隱瞞家長助13歲女孩「性別轉換」

    近日緬因州一位母親起訴了女兒就讀的學校,原因是學校刻意隱瞞她女兒性別焦慮的情況,並採取行動推動她進行性別認同的「社會過渡」。

  • 2025聖經公會報告:美國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閲讀《聖經》

    根據美國聖經公會(American Bible Society)發布的2025年《聖經現況》(State of the Bible)報告,美國閲讀聖經的人數在經歷多年下滑後,今年再次出現顯著增長,與2024年相比,多了將近1,000萬人投入讀經。此外男性各每一個世代的聖經使用度都有明顯提升。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