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波纪念集 生前信念:为信仰而死是耶稣之道

纪念诗集悼刘晓波 生前信念:为坚守信仰而死是耶稣之道
纪念诗集悼刘晓波 生前信念:为坚守信仰而死是耶稣之道

据海外中文博讯网2月1日报导,《同时代人:刘晓波纪念诗集》日前在香港、台北两地出版发行,并于2月台北书展举办朗诵会,刘晓波遗孀刘霞、诺贝尔文学奖德国作家赫塔•米勒女士以视频方式参与。

诗集由中国地下文学流亡文学文献馆编撰,海浪文化传播出版社出版。主编华裔诗人孟浪介绍,《刘晓波纪念诗集》是两岸三地华人文学界首本以刘晓波为名的纪念诗集。在191位作者中有7成来自中国大陆,部分作者是刘晓波的大学同窗,也有几位是刘晓波的学生。

孟浪表示,"刘晓波离世后(去年7月13日),他与多位华人作家诗人发起共同编纂纪念诗集的计划。纪念诗集在编纂期间,广州诗人浪子遭警方以非法经营罪名逮捕拘禁,但我们仍以各种方式参与诗集编辑"。

流亡美国的中国民运人士魏京生认为:"中共不断对中国年轻人洗脑,这样的诗集对大陆读者很重要,让他们知道刘晓波为中国民主进程所作的努力。虽然该书只能在港台主办,但会流到大陆读者手中。"

刘晓波生于1955年,1989年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为《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毕生致力推动中共政治改革多次被拘捕判刑,2010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至2017年7月13日死于多重器官衰竭,期间仍被当局囚禁未获释放。

刘晓波生前于脸书发文,表白其信仰。他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基督徒,但个人比较喜欢基督教,为坚守信仰而死,就是遵循为主而死的耶稣之道,不是耻辱而是荣耀。基督教让他觉察到"尽管自己生长在毫无宗教背景的无神论文化之中,但自己并非无可救药,自己的灵魂深处还是有宗教性虔诚,那种博大的深刻的宗教情怀常常令我感动不已"

在刘晓波眼中,把上帝之爱显现在人间和耶稣树立的殉道精神最令他欣赏。他以被捕的基督教传道人为例,指他们"在监狱里仍然向主祈祷,出狱后继续传道,并对警察说:『监狱不能让我背叛我的主,但我仍然乞求上帝宽恕你,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在干甚么。』"这种"叛逆"展现的"道义压力",与其他民间的异见力量,"正是未来的自由中国的真正希望"。

刘晓波以基督教的坚忍精神,作为推动中国民间维权运动的力量,也为基督徒以基督教精神作和平抗争,作了良好的示范。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