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大学生的校园福音工作近年来有很多明显的发展,最新一期《神州情》的"展望中华"专门介绍了内地大学生的现状,也探讨了教会能如何接待大学生并有效持续地牧养他们等有意义的话题。
"展望中华"指出,在现代的中国要跨进大学的门槛都必须是拥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人格成长及才智发展的精英群体。然而这一代的学生都是"一胎政策"、经济转型并急速发展下成长的,过度的呵护使他们普遍不善人际交往、自我中心,削弱了生活自律和应变的能力。特别当他们克服了巨大的高考压力成为大一新生后,生活突然变得松懈,很多问题诸如男女关系、学业成绩等都会浮出来,因此教会要推动针对大学生的福音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的确不少。
另外,对外出求学的大学生,内地教会也很有负担,他们每年回乡后都要给予栽培,帮助他们巩固信仰。这些学生大多是基督教家庭背景,是具有潜质的教会的未来领袖。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校园参与团契,怎样将他们与教会连接起来,是非常需要探讨的事工。
同时,大学生在大学经过数年的学习,也会出现教会与他们之间脱节、缺乏了解的情况,甚至也可能出现价值观的矛盾。所以,教会需要抓紧机会对他们进行栽培。在栽培过程中,也不少得透过讨论、见证等方式,让他们把在校期间遇见或者思考的人生、信仰或者社会问题提出来,一同用信仰的标准来反思和回应。
该文章也说到,"教会也很需要培训引导者或类似辅导导师这样的同工,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譬如透过游戏活动,增强和补充单向教授等传统教导方式的不足,协助建立互信和团队关系,让教会成为这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援和保护网。"
最后,《神州情》表达了对于内地大学生事工未来的盼望:"内地同工在教导信息的预备上固然仍有成长的空间,他们传递教导的方法,以及他们的教育学理念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及转型,但相信效果会慢慢显明,大学生事工也会于神州大地上大放异彩。"
中国内地大学生校园福音事工前景广大
魯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