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華人教會的牧者在大選中不敢表達立場?

2024 vote

張伯笠牧師在最近一期「談天説地「節目中,拋出與美國大選相關的敏感話題:為何華人教會的牧者在大選中不敢表達立場?

大選與基督徒的參與

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11月5日即將揭曉總統是川普還是哈里斯。在張伯笠牧師看來,不少華人教會牧者在公開表達個人立場時多有顧慮,他分析了背後原因並從聖經和教會傳統的角度來討論這一問題。

聖經的教導與牧者的立場

勇敢投票,選出符合聖經價值的政黨

作為牧者,張伯笠牧師鼓勵弟兄姊妹勇敢地投票,選擇那些尊重聖經價值、符合美國根基的政黨。然而,牧者不適合在教會的講台上談政治,「大選雖然重要,但教會的首要任務是用神的話語教導信徒。「

政治的定義與教會的角色

政治的本質

政治源自希臘,指的是城邦中的管理、統治、參與和選舉,是公共生活的總和。簡而言之,政治是管理眾人事務的行為。無論我們是否談論政治,我們都無法完全遠離政治,因為教會和社會息息相關。

兩國論與敬虔主義的影響

兩國論的神學思維

基督徒的神學思維中,有兩個國度的概念:地上的國度和天上的國度。基督徒應該關注天上的國度,同時也應履行地上的責任,參與社會正義的發展和維護公共秩序。然而,部分基督徒認為,地上的事務不及天上的重要,因而對政治保持距離。

敬虔主義與屬靈的二分法

華人教會受敬虔主義影響較深,強調聖俗分離。地方教會如倪柝聲和李常受的教會,絕對不談政治,認為教會應專注於天國事務。這種敬虔主義的影響,使得許多華人牧者不敢在大選中表達立場。

教會合一與政治分歧

教會內部的分歧

很多牧者擔心,一旦談及競選,教會內部可能會引發分裂。支持共和黨和支持民主黨的信徒都會有,牧者為了維持教會的合一,選擇不談政治。然而,這樣的做法是否正確值得探討。教會應該在真理上合一,而不是向世界妥協。

個人立場與聖經教導

作為牧者,張伯笠牧師選擇堅持聖經的原則,反對提出違背聖經教導之政策的政黨。例如,支持墮胎、同性戀權益等,這些都與聖經的價值觀相衝突。

結論

張伯笠牧師總結道,華人教會的牧者在大選中顧慮的態度,主要是受兩國論、敬虔主義和教會合一的影響。然而,教會應該在真理上合一,不應向世界妥協。張伯笠牧師表達,希望通過這次討論,能夠引發更多人對基督徒參與政治的思考,並勇敢地表達自己的立場。

  •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2月8日在香港舉行 ,其中播放了「輪椅上的畫家」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經歷的錄像,強調讓神的剛強代替她的軟弱。

  • 尼克·胡哲將在NRB大會舉辦「NickV內圈聚會」 分享傳福音與AI應用

    2025年NRB(國際基督教媒體大會)期間,全球知名佈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將舉辦「Nick V內圈聚會」(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與會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過6700萬人傳福音的經歷,並探討人工智能(AI)如何幫助基督徒更廣泛地傳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對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膽呼召 [專訪]

    先鋒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籲年輕基督徒重新發現信仰,投身全球宣教。當許多教會思索如何讓年輕一代持續紮根於信仰時,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讓年輕人站出來,勇敢承擔使命,而不是為了迎合他們而削弱福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