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四事件"29周年刚过,世界各地纪念六四、要求中国政府交待六四真相,而中国一如既往对全国各地相关的悼念活严阵以待。由于中国长期封锁六四消息,对年轻的一代有何影响?有年轻中国留学生、中国民运牧者,及中国神学生讲述对现时国内年青人的看法与期望。
中国留学生:同辈以经济挂帅
中国留学生张同学参加香港中文大学吐露诗社6月2 日为悼念六四事件死难者举办的诗聚时表示,中国政府实施资讯封锁,民众无法自由获取六四事件的真相,同辈的大陆年轻人对六四事件的记忆已经愈来愈稀薄和渐淡忘。加上年轻人多以经济挂帅,大家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并不关心。
她对六四事件的认识始于5年前,她指,在大陆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位跟她熟稔的老师向她推荐一部有关六四事件的纪录片,让她开始知道六四事件而且感到"挺震撼",因而知道"前辈们就是曾经在八九民运的一些学生,他们抛头胪洒热血地为这个国家的命运和自由去斗争。"
她庆幸香港的年轻人可以自由获得资讯了解六四史实,并指,如果中国没有民主进程,香港也很难独善其身。
民运牧者:新生代要有爱人如己精神
曾因资助六四民运者被判监,现为桃园市大溪侨爱教会的中国民运人士燕鹏牧师在《基督教论坛报》表示,在当年封闭的年代,年轻人的心却不封闭,有勇气为不公不义之事站出来。 但今天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的年轻一代,都活在物质主义下,他们应要懂得谦让,在公义上要行公义、好怜悯,做一个"利己也利他"的人,即是基督徒所说的"爱人如己"精神,成全自己的梦想之际也要成全他人,这是现今年轻人需要被培育和教导。
他认为,要提升年轻人的品格与价值观,在面对人生的态度与信仰上都要更多专注,这比起分数、成绩、财富为国家更能带来影响力。
从信仰上看,他认为要向下一代传递的不是仇恨,而是要带著上帝的眼光看见何为公义、饶恕与赦免。
中国知识分子:读神学回中国宣教
两年前到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读神学的路加表示,六四事件发生时,他已经大学毕业,而且拥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当时的知识分子普遍有"救国救民"的热血与抱负。但六四之后,大陆年轻人对政治感到失望,很多人因此不再关心社会,以挣钱为目的,不再为报效国家而奋斗。
路加与妻子都是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技术人员身分移民纽澳地区,并且信了耶稣受洗成为基督徒。
路加表示,放下工作到台湾读神学是深受英国宣教士戴德生(James Hudson)到中国传教的影响,心中受到激励,"身为中国的一分子,自己也要负担起传福音的责任。"他盼望有一天能够回到中国大陆向广大同胞传福音让更多人认识耶稣。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心脏病猝逝,北京大学生与市民聚集天安门广场举行悼念活动,其后悼念活动演变为反政府贪腐示威。
1989年6月3日晚至6月4日凌晨,中国解放军至北京天安门广场对聚集百万人的学生及市民进行清场,估计死亡人数从百余至上万人,此称为"六四事件"。
在中国大陆六四事件仍为敏感话题而被禁止讨论或悼念,但世界各地每年仍有组织举办悼念活动及主张平反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