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敦2010第三届洛桑世界福音大会上,职场宣教成为其中一个焦点。本报曾于2007年报导过香港资深银行行政人员方淑芬姊妹(Priscilla)所做的职场福音事工"一条龙布道法"的介绍。方淑芬姊妹再于今年10月华福《今日华人教会》刊物上以自己亲身经历来分享对职场宣教的几点体会,她的《职场宣教之现今的机会》一文带给读者非常生动的故事。
方淑芬在文中介绍银行界是百业之母,每当经济起跌,必首当其冲。银行从业员则活在物竞天择的环境中,大家互相猜忌,不易相信他人,只相信自己;有些人则见利忘义,为了"生存"、"上位"而不择手段;且迷信风水、命理,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她至今任职金融业二十多年了。当人生经历和灵命渐趋成熟,便体会出一套布道心得。神为我作了又新又大的事──全家归主,以至同事、客户、老板和生活上接触的人渐渐信主,人数逾百,再作"一条龙布道"──布道与栽培相辅相成,使初信者的灵命得以稳固,顺利过渡,投入教会生活。
接著方淑芬Priscilla详细总结了三点体会分别是:美好的灵性和品格是布道之本;细听内心深层需要,情理兼备分享信仰;化敌为友的布道果子。
Priscilla在文中举出一个使她深刻而难忘的职场布道经验,那个经历大大增强了她作职场布道的信心。她确信这完全是神的作为,神不但活在教会内,更活在复杂多变的职场中。
那时约十年前,当时经济低迷,银行经营困难,收购潮此起彼落。当年Priscilla的老板调任一位他的"心腹"──资历更高的同事加入她的部门,分担她部份大客户的信贷工作,这无疑对Priscilla不利。不料这位同事要求Priscilla提供额外的客户资料,以便他可顺利完成一宗交易。这其实不是Priscilla的工作范围,本可不必理会,但在一次灵修中,神清楚让她知道,祂才是真正掌管前途的主宰,升高或降卑全在乎祂。因此Priscilla十分平安地透过私人网络找到有关的客户资料,再转交予同事。同事他感到意外,可能他只是信口开河,没想过Priscilla会帮忙吧。然而明显地,这位共事四年、几乎与Priscilla"零交流"的"竞争对手"因而减少敌意,开始和她作最基本的沟通。
在公司的裁员声中,留下的同事约有半数,当然是实力派居多;然而,另一轮盛传的裁员潮令人不寒而栗。Priscilla和这位同事是部门中最资深的员工,而且工作性质相近,若要"交人",不是"你死"定是"我亡"。由于Priscilla父亲突然患病离世,母亲更两度严重中风,那时她奔跑于医院几近一年,身心俱疲。物业价格一夜狂泻,她沦为负资产阶级。失业的阴霾便如雪上加霜,冲击著她内心所需的安全感。
在那段如洪水猛兽般的试炼期,Priscilla仍然特别重视每天的灵修,否则难以平静安稳地面对每天沉重的人和事。她明白神要她学习:"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四12、13)
当时Priscilla公司有一个基督徒小组,大家坐同一条船,自然明白彼此的挣扎。大家固定地为组员代祷,并为上司和同事能认识基督祷告。上文提及的同事见Priscilla不时出入医院,便主动问候她母亲的治疗情况,并提供一些帮助。同事的态度由冷傲转为和善,Priscilla相信其中关键就是双方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姿态。谚语有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曾表示,纵横商场三十年,他能分辨别人的真情与假意,大家自此沟通多了,甚至到了一个阶段,彼此交流公司可能变动的"风声";他也透露对前路的迷惘、家庭的重担等忧虑。Pricilla建议他把"心事"向主耶稣倾诉,并留意祷告后事情的发展、心态的改变等。
一段时间后,这位同事他喜悦地分享自己感受到神为他和家人预备的资源和出路,使他更渴望了解基督教信仰。及后Priscilla邀请了公司团契的一位弟兄同时一起带这位同事出席数次商界专业人士的见证福音晚会(以避免任何误会)。这位同事十分欣赏当中分享的经历。就这样按部就班,透过理性分析基督教的可信性,以及感性地把个人需要透过祷告经历神,约半年后,这位同事他于办公室决志,随即参加教会"初信栽培班",其信仰认真而坚定。
有兴趣阅读全部内容,请浏览:今日华人教会二○ 一○ 年十月期刊。
华福《今日华人教会》特写资深银行从业员职场宣教经验
李提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