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基督教教育國際研討會台北舉行

3月18-20日,台灣2016基督教教育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Christian Education 2016)於台北基督學院舉行。本次大會主題「建立基督教教育根基:亞洲基督教教育之使命、異像與發展」。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台灣、中國大陸、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地區的教育專家、牧者、基督教教育工作者等近300人參加研討會。


大會介紹,本次研討會針對如何建立基督教學校、中小學教師的信仰如何影響其教學、基督教高等教育如何支持中小學的基督教學校潮流、以及如何將基督教信仰融入於教學之中等主題。


本次國際研討會主題演講者有國際基督教學校協會(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Schools International,簡稱ACSI)助理副會長大衞‧韋克斯(David Wilcox)、韓國中央基督教學院(Central Christian Academy of Suwon, Korea)創辦人約瑟·金博士(Joseph Kim)、美國ACSI的校長指導委員會委員、阿拉巴馬州Briarwood基督教學校校長巴瑞·默師貝克博士(Barrett Mosbacker)等人。


大會也安排五個時段共35場專題研討會,內容涵蓋基督教高等教育、聖經基礎辦學、教學與領導、外國語教學及科技應用等領域;基督教學校博覽會部分。台灣台北基督學院、校園福音團契等展出其事工發展,美國則有賓州匹茲堡日內瓦大學、德州達拉斯浸信會大學、聖約翰大學等教育機構參與展覽。


另據《基督教論壇報》報導,中國基督教教育協會總幹事Stephen Gu牧師在此次研討會中以「中國基督教教育事工與發展報告」分享大陸基督教教育的發展概況,他表示,2006年,國內基督徒召開第一屆基督教教育研討會,便開始思想如何建立符合聖經的教育,以及培養敬虔的後裔。

Stephen Gu牧師還介紹,中國基督教教育協會於2008年開始運作,採用美國福音聯盟的信仰宣言,以聖經作為教育根基,以神的榮耀與人的福益為目標,施教者與受教者是「教會」、「學校」、「家庭」的關係,並以「為基督」、「為教會」為文化使命。目前該會註冊學校有112所,每年舉行2-3次相關的會議及教師大會,以推動基督教教育發展。

  •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近日發佈《2025全球差傳數據》。針對全球差傳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四項觀察,發現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區,而教會用於差傳的奉獻亦不足一成。

  •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近年來,超大型教會(Megachurches)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坦白説,其中一些批評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教會更像是運作成熟的商業機構,而不是單純的敬拜場所——它們擁有龐大的預算、華麗的佈道製作,有時甚至是牧師家族成員充斥教會薪資名單。正因如此,人們常常會問:「超大型教會是否腐敗?」 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呼籲推動貿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國宗教自由狀況

    在2025年2月4日舉行的國際宗教自由峯會(IRF Summit)上,關於如何通過結合貿易與人權議題,改善國際宗教自由狀況的討論成為一場分會的重點。這場分會討論了美國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貿易槓桿,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特別關注國」(CPC),改善宗教自由狀況。

  • 特朗普宣佈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誓言打擊反基督教偏見

    在華盛頓希爾頓酒店舉行的第73屆全國祈禱早餐會上,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宣佈將成立一個新的宗教自由委員會,致力於打擊聯邦政府中的「反基督教偏見」。

  • 美國副總統萬斯:宗教自由乃信仰的基石

    在2025年國際宗教自由峯會(IRF Summit 2025)上,美國副總統J.D.萬斯發表演講,強調宗教自由是美國立國的基石,並引用開國元勛與基督教教父的話語,闡述宗教自由的根源與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