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使团办防癌讲座:喜乐的心是良药

癌症是香港人健康的头号杀手,近年更有年轻化趋势,医治癌症除靠药物还可怎样?影音使团人生热线于10月20日举办"唔讲你唔知的防癌知识"健康专题讲座,邀请前国际妇女健康护理协会主席,英国布拉福大学前健康管理课程项目经理冯谭佩玲讲解,在日常饮食护理中强身减患癌风险;当日100多人参加反应热烈。

改善生活习惯增进健康

据今届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美国免疫学家艾利森(James Patrick Allison )与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发现,癌症病者可透过自身免疫系统抗病。冯谭佩玲在讲座中表示,坊间流传各式各样的食疗和教学,是否有效有待查考,但先从饮食习惯著手,既免费又增进健康,并介绍七项日常小贴士供会众参考。

饮食适宜保脾脏

冯谭佩玲先从个人饮食习惯开始, 饮食时慢些会健康些。吃饭太快咀嚼不够细致食物面积大,对食道消化道产生强度刺激,肠胃损伤甚至功能失调。另外,按时吃饭有利脾胃功能运行、血气补充,能避免内脏功能失调预防癌症的发生。

她还指出,减少大量进食红肉减少患上结肠癌风险,尽量避免进食过热的食物减少食道灼伤,同时减低患上食道癌风险。世界卫生组织属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宣布将高温饮品及红肉纳入"2A级—很可能对人体致癌"级别。

至于水果也是防癌恩物。冯谭佩玲表示,蔬果拥有大量维他命C与纤维素,而膳食纤维对身体有许多益处,如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保持肠道健康,有助稳定血糖和控制糖尿病、有助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水平,因而可预防心脏病并减低患结肠癌的风险。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红米、西柚、蘑菇、紫菜、马铃薯等。

刷牙防心脏病 勤做家务都可以防癌

在个人护理方面, 刷牙亦可以防止心脏病。冯谭佩玲指,定时的口腔护理,如刷牙、使漱口水等能迅速清理口腔内残留的细菌,从而降低患上牙龈疾病的风险。牙龈疾病的症状计有牙龈出血、发红或肿胀,若不适时治疗甚至会令牙齿脱落。口腔内的细菌透过血液流通至身体各个器官,所以与心脏疾病有相对的关联,引起心血管问题、心脏病等疾病的机率相对增加。

她又指,勤做家务都可以防癌。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为都市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原因都与缺乏运动有关。适当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预防骨骼钙质退化等,控制其刺激癌细胞增长,成为预防癌症的方法之一。香港防癌会建议大众,每周5天做4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例如急步行或做家务都是较容易做得到,同时可降低患癌的风险。

吸烟危害健康 浴室勿喷芳香剂

政府忠告市民吸烟危害健康原来有理。冯谭佩玲解释,烟草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1类致癌物,表明对人体有致癌性。一支被点燃的香烟会释出尼古丁、焦油及一氧化碳等数千种有害化学物质,这些致癌物对身体有极大的负面影响。电子烟也类同,含有甲醛、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影响生殖能力、胎儿发展等,同样带来极大的危险。

此外,在 浴室沐浴亦需留意,冯谭佩玲说很多人喜欢在浴室喷洒或储藏芳香剂,但芳香剂实际上是化合物,若没有配合通风系统,浴室内便会积聚大量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肺部等,并有机会引致癌症。

熬夜慢性自杀

冯谭佩玲表示,熬夜是慢性自杀行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已经把"熬夜值班"定义为2A类致癌因素,它与红肉、高温饮品等属同一类别。由于晚间身体代谢降低进入休眠状态,所以生理时钟的混乱会增加患癌风险;若体内已有癌细胞存在,有可能加速病症恶化。若睡前使用电话一小时,也会被蓝光影响导致睡眠品质变差。而夜晚暴露在灯光下会抑制保护人体免疫功能的褪黑素分泌,褪黑素一旦减少有机会导致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细胞生长。

情绪过度压抑降免疫功能

人类有知情意,情绪波动亦会易患癌。冯谭佩玲指,抑郁忧虑会干扰淋巴细胞的生成;过分的焦虑和悲哀导致容易衰老。若是情绪压抑超出正常范围,且长期没有解决会通过大脑破坏自主神经的运作,不良情绪会使抵抗力和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疾病能乘虚而入;同时有研究指出,心理压力会增加人体患上肿瘤和癌症的机会。

喜乐是最佳良药

冯谭佩玲认为,"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22)因主耶稣为我们钉身十架,赐予我们丰盛的生命与我们同在走过人生的高山低谷。所以我们能从读经、祈祷中与祂相遇,在祂的爱中找到真正的平安与盼望,祂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良药。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