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博鳌亚洲论坛落幕 邝保罗主教阐香港宗教三大挑战

1
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中多宗教电视辩论会。(图:人间社)

为期四天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会"昨日(29)圆满结束。今届首次增设宗教议题的专场会议,邀请了包括香港圣公会大主教邝保罗在内海峡两岸和香港、印尼的三大宗教领袖与会,邝主教在会上阐述了香港在宗教发展上的三大挑战。

这个名为"中道圆融:凝聚善愿的力量"的宗教专题以电视辩论会的形式进行。会上,各宗教领袖分别从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阐释关于"中道圆融"的教义精神。他们一致认为,三大宗教的核心都是倡导人类与人类、人类与宇宙要和谐、和平、友爱,其次,也要与其它宗教团体保持良好沟通,为社会凝聚善愿力量。

邝保罗主教表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的大城市,在宗教发展上面对的三大挑战。第一个是"宗教极端主义"的挑战,政治极端主义常常利用宗教来达到自我的目的。他坦言,过去几十年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宗教所引发的暴力行为,甚至造成很多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

他指,宗教极端主义不仅限于某宗教,任何宗教包括基督教都有。这些人却利用这个"宗教"分裂很多的国家、分裂种族等,造成社会不和谐。他认为香港到目前为止非常幸运,还没有这种事情的发生,但是需要做好防范措施。

第二个挑战是宗教积极的社会参与所带来的挑战。宗教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宗教如何在社会发挥功能,达致帮助社会发展的目的,这是每一个宗教都在做。他认为宗教在教育、社会服务以及创造和谐改善社会方面都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在各自的团体中,以及与别人合作共同回应这一个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国际及区域间合作所带来的挑战。他指出每个信徒不单是一个公民、也是一个信仰者,同时又是一个跨国界的实体,所以宗教可以在国民外交方面扮演积极的角色,创造和平与和谐。

最后,邝主教以香港各宗教间的关系佐证。他说香港有六个宗教,关系却非常的密切,原因是在香港没有一个独大的宗教,人数也差不多。其次就是彼此间非常尊重对方、加上经常有沟通的机会,共同为著香港在发展和谐方面努力,所以作为一个基督教领袖,邝主教认为在香港跟其他的宗教方面学习到的很多。

据报道,当日出席电视辩论会的嘉宾,还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国际佛光会创会会长星云大师,印尼伊斯兰教法学者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主席丁·汕苏汀,还有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

  •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宣教环境巨变,国际伙伴如何继续与中国教会同行?

    随著中国宣教的黄金时代逐渐远去,事工的动态正在发生剧变。外籍工人被迫离开,当地教会面临日益加剧的打压。在这样的环境下,国际信徒群体如何继续支持并与亲爱的中国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让我深刻思考一种新的伙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继续倾注祂的爱,并在中国开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签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参与女子运动

    美国当前总统特朗普于2月5日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参加女子运动。

  • 2025全球差传数据出炉:亚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资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近日发布《2025全球差传数据》。针对全球差传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四项观察,发现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区,而教会用于差传的奉献亦不足一成。

  • 为什么这么多超大型教会似乎存在腐败?

    近年来,超大型教会(Megachurches)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坦白说,其中一些批评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教会更像是运作成熟的商业机构,而不是单纯的敬拜场所——它们拥有庞大的预算、华丽的布道制作,有时甚至是牧师家族成员充斥教会薪资名单。正因如此,人们常常会问:"超大型教会是否腐败?" 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呼吁推动贸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国宗教自由状况

    在2025年2月4日举行的国际宗教自由峰会(IRF Summit)上,关于如何通过结合贸易与人权议题,改善国际宗教自由状况的讨论成为一场分会的重点。这场分会讨论了美国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贸易杠杆,推动包括中国在内的"特别关注国"(CPC),改善宗教自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