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年终报告 显示学院在各项事工上取得重要进展

在岁末感恩的季节里,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以下简称"北美华神")院长刘孝勇牧师分享了学院在过去一年中的显著成长与事工发展。作为致力于华人神学教育的院校,北美华神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著坚守福音真理、培养华人信徒的使命。今年,学院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不仅在学术和事工方面扩展了影响力,更通过各类活动促进了信徒的灵命成长和宣教事业。

liuxiaoyong
liuxiaoyong

学院发展与事工扩展

在刘院长的报告中,他提到今年的诸多事工亮点,尤其是在教学、募款、以及各项宣教活动方面的拓展。今年六月,学院举办了第26届毕业典礼,培养了一批为主献身的年轻学子。此外,八月份学院在校本部和各地分校同步举办了募款参会,为未来的神学教育事业筹集了必要的资源;九月份则举行了北美华神捐赠基金的分享会,进一步推动了学院的发展。

公共神学中心在年初举办了"跨越鸿沟—— 基督徒与政治参与"座谈会,旨在为选举年的政治参与做好准备,并帮助神学生和信徒理解当代社会与信仰的关系。与此同时,学院还在多个领域举办了相关事工,如红博教会施工的牧者聚焦营和跨代传承施工的退休会,这些活动都极大促进了教会领导的成长和牧养视野的拓展。

校友见证:事工成效的真实写照

来自不同领域的校友也在报告中分享了他们从学院中获得的帮助与启发。

单利好牧师(北橙十架华人教会)回顾了自己和教会同工参加蓬勃教会事工牧者退休会的经历:"我们在会议中被激发了爱心和热情,回到教会后,教会增长迅速,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李新华牧师(罗威尔华人圣经教会)则提到,蓬勃教会事工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让他们更清楚地理解了教会的实际需求,并增强了教会团队之间的和谐与凝聚力。

马翠屏姊妹(灵命塑造科神学生)也分享了她在北美华神的成长经历:"我来到学院学习灵命塑造,发现自己与神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与神的关系更加紧密时,我的服事力量也更为强大。"

此外,陈华杨姊妹(教牧博士科神学生,参与2024中亚与北非宣教)强调了神学院在宣教方面的深远影响:"学院组织的宣教活动让我们有机会将学到的神学知识应用到宣教的事工中,推动了我们将福音带到更远的地方。"

学院的历史与使命

北美中华福音神学院的根基可追溯到1970年,当时十四个具有共同异像的教会团体和差会在台北成立了中华福音神学院。该学院的使命明确:坚守福音真理,培训中文为母语的信徒,成为合乎主用的工人,服务普世华人教会。自成立之初,中华福音神学院便秉持著将华人神学教育推向新高的目标,成为了全球华人信仰教育的重要支柱。

北美华神作为中华福音神学院的分支,继续秉持著这个使命。学院致力于在北美及全球范围内,通过中文神学教育和多元化的事工培训,培养一批又一批能够在全球华人教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神学人才。

  • 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拉里·桑格宣布成为基督徒

    维基百科联合创始人拉里·桑格宣布成为基督徒

    维基百科(Wikipedia)联合创始人、哲学博士拉里·桑格(Larry Sanger)上周(2月5日)在个人博客上透露,他已经成为基督徒——并且附带一篇长达40页的见证"论文",讲述了他从怀疑主义走向基督信仰的旅程。

  • 全球领导力峰会"轮椅上的画家"琼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领导力峰会"中文峰会2月8日在香港举行 ,其中播放了"轮椅上的画家"琼妮·厄尔克森·塔达(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经历的录像,强调让神的刚强代替她的软弱。

  • 尼克·胡哲将在NRB大会举办"NickV内圈聚会" 分享传福音与AI应用

    2025年NRB(国际基督教媒体大会)期间,全球知名布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将举办"Nick V内圈聚会"(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与会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过6700万人传福音的经历,并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帮助基督徒更广泛地传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趋势

    多数基督徒的视角往往局限于自身所处的教会和周围环境,因而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尔神学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报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趋势,这些趋势不仅延续了2024年的积极态势,还为全球基督徒带来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观察 梁丽桥盼为复兴英国基督教艺术出力

    梁丽桥,一位自小热爱水彩画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创作不仅是表达内心世界的媒介,更是与神建立深厚关系的桥梁。在过程中因著一次车祸"生死10秒之间"醒悟神的眷佑决意以艺术传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国对艺术传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