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横扫世界 学者:大地从没止息保护人类生命

天灾横扫世界 学者:大地从没止息保护人类生命
天灾横扫世界 学者:大地从没止息保护人类生命

近月世界各地天灾频繁,日本严重水灾、北欧酷热、美国飓风横扫,全球同时有7股风暴形成。世界气象组织(WMO)指可导致旱灾暴雨及气温上升的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年底前有70%机会提早降临。全球气候变化与基督徒有何关系?

中国研究院神学科副教授李耀坤博士早前为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生态关怀主日"发文,以诗篇148篇讲论人类与被造世界的关系。

李耀坤引述前捷克总统哈维尔小时候一个深刻的记忆指,哈维尔在家乡时看到一所工厂大烟囱喷吐出浓烟在天空扩散,他当时对所谓生态学一无所知但心灵强烈感愤怒厌恶,认定人类专横地"污染天堂"必会带来恶果。

今天,经众多生态学者判断印证了他的直觉是对的,而且更泛及人的问题。李耀坤指,今天若说生态关怀必须重新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圣经》诗148篇呼唤现代的社会以新的意识来看待受造的世界。

人类狂妄开发付沉重代价

他指,第一种意识是"惊叹",该诗篇是《哈利路亚诗》之中最壮丽的一首。诗人把宏伟的宇宙交响乐团放在我们面前:1至6节是天上的部分,而7至13节则是地上的部分;两部分非常工整对称。诗人仿佛引导我们的目光,逐一留意这个充满天地、气势磅礡的阵容,受造世界就如加尔文所言是上主彰显祂荣耀的剧场。

李耀坤表示,圣经的信仰把日、月、星宿等天象去神明化,它们没有力量支配或威胁人的命运,但人如何对待受造界,反映出人如何看自己跟上主的关系。

他又指,人类狂妄自大必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高举"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结果酿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全国大饥荒,数以千万计的百姓饿死,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极权的罪行只是一个更普遍的人性危机的先锋,类似的生态悲剧今天仍在世界各地以不同形式程度重现,直至我们重新学会『惊叹』这功课。"

 万物存在荣耀神 非供人予取予携

李耀坤又指,第二种意识是"群体"。该诗篇独有之处不是以赞美为理由而是赞美者本身。一众赞美者出场排序没有优次等级,"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不见得比"一切放光的星宿"卑下,"爬行的活物和有翼的飞鸟"也不见得比"火与冰雹、雪与云雾"更有价值。

他指,诗人要我们留心的不是受造界的尊卑大小,而是当中的全体和完整性。在这个宇宙大乐团之中成员不论大小,都有他们不能或缺的位置,缺少了任何一个成员也会破坏乐曲的完整性。诗人这个洞见蕴含著重大的生态意义。

李耀坤认为,现代人以经济效益衡量所有事物的价值:供我们食用的牲畜和野外走兽价值不能齐观;豪宅区的地皮与郊区荒野之地价值更天渊之别。为著前者给我们的好处可以牺牲后者。

他说:"诗人提醒我们,万物存在的最基本目的不是为人予取予携的资源,而是要彰显上主的荣耀;我们也归属这个赞美群体,有责任尊重维护群体的完整性,我们要认真反思,是否任由经济不断增长继续主宰我们对生活的想像,以致因为穷开滥发而辱没上主的名。"

香港土地开发慎思 大地屡保护人类生命

李耀坤继续指,第三种意识是"感激"。诗人呼唤的第一类赞美者,是天上一切的天使和天军,每一次呼唤都是诗人从该受造物的赞美行动中得著鼓舞,激励自己要配合大家的步伐,而人类在诗中最后才登场,不是"压轴演出",而是在赞美上主这事上人类实太迟钝,需要其他成员帮助的一个。

李耀坤表示,在一次关于香港土地开发的研讨会中,中大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客座教授王福义详细讲解香港郊野公园的发展历史,他指郊区曾帮助我们渡过很多困难岁月,远至七八十年代作为普罗大众休憩空间,近则有2003年沙士阴霾下给港人透气的一扇窗,我们切勿因一时短视而忘记这些教训。

最后,李耀坤呼吁社会大众除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更要重新认识一个事实,"我们立志做甚么事以先,其实生态环境、受造世界从没有止息地保护我们的生命,远比我们更忠心地履行上主交付他们的责任。或许,是时候让我们回转离开善忘的恶习,重新培养一份对受造界感激之情。"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

  • 首获政府批准 华人神学院意大利取景拍摄《基督教在罗马》

    华人基督徒在意大利开设的首间神学院、意大利华人神学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称意神)推出大型圣经历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罗马》,深入罗马十九处最具历史价值景点,揭开基督教源流。

  • 缅因州学校刻意隐瞒家长助13岁女孩"性别转换"

    近日缅因州一位母亲起诉了女儿就读的学校,原因是学校刻意隐瞒她女儿性别焦虑的情况,并采取行动推动她进行性别认同的"社会过渡"。

  • 2025圣经公会报告:美国各世代都更多男性阅读《圣经》

    根据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发布的2025年《圣经现况》(State of the Bible)报告,美国阅读圣经的人数在经历多年下滑后,今年再次出现显著增长,与2024年相比,多了将近1,000万人投入读经。此外男性各每一个世代的圣经使用度都有明显提升。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