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在週年研討會發佈「有關對變性的看法及接納度研究」,發現受訪者尊重變性及跨性別人士的人權,但必須考慮人身安全及公平原則。
是次研究於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在網上進行,共收回有效問卷789份,受訪者男女比例約4:5、近8成信奉基督教,過半數年齡介乎46-65歲、已婚,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樹甘教授分析結果。
受訪者基本上清楚瞭解「跨性別」及「變性」定義,亦十分同意及接受人權及普世價值觀,但對於變性作為人權權利,則相對有所保留。另外,牽涉到對為保障性小眾而需動用公共資源及金錢時,意見也對之有所保留,當中最不贊同的是「所有變性手術或性別重置手術費用應由政府承擔」。
同時,受訪者接受人權時相對接受已經完成手術的人士而從事個人接觸的工作,包括服務性、教育,以及家居服務,以及進入變性後的性別的洗手間及參加運動,而年齡愈大,教育程度愈高,愈不接受未完成手術人士。
部分進行女性轉男手術的人,若保留部分女性生殖器官成功懷孕生子,受訪者傾向於接受將他們稱為「母親」而非「父親」的情況,反映受訪者很大程度上基於典型正常人倫思想的認知。
根據結果分析推測受訪者重視人身安全及公平原則,信徒和非信徒一樣主要從人身安全及公平原則去考慮事情。至於是否香港教會不太著墨於現今性文化與不同性傾向的議題討論,以致信徒並未有太大意見,報告表示這不得而知。
另外,根據研究數據受訪者接受「法例若牽涉道德價值判斷,不應該由法庭決定」,應該諮詢公眾意見,並且指出公眾對公開討論似乎已經作好準備,有關變性人婚姻等決定,實在應先於大眾中多作討論,才能作出定論。
明光社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6月28日舉行2024週年研討會,主題「吾男吾女——性別的變與不變」暨發佈「有關對變性的看法及接納度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