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欧美多国逐渐通过同性婚姻合法化,当地华人教会在牧养同志族群时面对教内外不同的声音和压力倍增。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系与通识教育中心教授王道维,将教会分为四类型,分析其对同志群体牧养的基本立场,甚至触及受洗、领圣餐等教义方面如何处理。
四类型教会:牧养立场保守开放各占半
王道维在《校园杂志》论到四类型教会对同志婚姻的立场,可大致归为两大方向:"劝勉型的教会"与"陪伴型的教会"都先后视婚姻以外的性行为都是罪,以及同性性行为是上帝所不喜悦的罪。
至于另外两类型教会:"认同型的教会"与"复合型的教会",前者则认为婚姻的核心意义是一对一的忠贞关系,是不分性别的,因此同性婚姻是两人间彼此的委身,是可以接受的。后者在同志议题上持保守或开放,教会因而有空间牧养同志基督徒。
接纳受洗领圣餐 事奉现分歧
在受洗、领圣餐等教义方面,王道维指,"劝勉型的教会"认为任何人只要口里承认并心里相信基督是主就可以受洗;领受圣餐时,除未受洗者外不会特别强调某种罪或谁该不该领圣餐。
至于"陪伴型的教会",王道维指,该类型教会同样认为任何人只要愿意承认并接受耶稣基督为个人的救主都可以受洗,不会要求先认同某些罪行是罪才可受洗。该类教会更鼓励同志基督徒可以按其属灵生命与恩赐在教会事奉,使他们的属灵生命发展更完整,换言之除了站教会讲台、教主日学或是带领敬拜之外,在教会服事是可以接受的。
王道维继续指,"认同型的教会"同样接受任何口里承认、心里接受基督为个人救主的基督徒受洗及领受圣餐,包括同志群体。在事奉方面,该类型教会认为,教会需提供同志基督徒服事的机会,因而接纳受过装备的信徒进入同志社群传扬福音,并且鼓励信徒走进弱势族群展现关怀,所以会尽力为同志族群与教会之间增加了解。
至于"复合型的教会"就没有明确规定同志群体可否受洗和领受圣餐。而事奉方面亦较分歧。王道维表示,有教会对同志基督徒采取"不问不说"原则,公开反对同性婚姻但不会干预同志朋友在教会的活动,甚至默许他们担任小组组长或区长。
王道维又称,但有教会反而对外公开支持同性婚姻,但并不会在教会讲台强调。该类教会认为基督徒不应该强迫社会接受圣经对信徒的标准,反要有受苦的心志来面对价值观的差异。王道维指,但问题在于若有社会议题被激化,会友出现严重的分歧时,牧者难于维持教会内部的合一。
总括而言,王道维认为教会牧养同志实在不易,期望无论任何差异都不会导致肢体分裂,反而增加包容力,以致教会更有深度牧养同志朋友,让他们有机会认识创造主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