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年8月的一个下午,五位威廉姆斯学院的学生--塞缪尔·J·米尔斯、詹姆斯·理查兹、弗朗西斯·L·罗宾斯、哈维·卢米斯和拜拉姆·格林--在胡萨克河附近的一片树林中聚集,讨论如何回应亚洲国家的属灵需要。当天,他们正专心祷告,突然暴风雨来临,他们只能躲进一堆干草堆中继续祷告。这一非凡的经历深刻影响了他们,他们决定每周继续在干草堆附近进行祷告,这一祷告会后来被称为"干草堆祷告会"。
这个简单却充满信念的祷告会不仅改变了他们自己,也推动了现代宣教运动的起步。1808年,他们组织了一个名为"弟兄会"的小组,旨在将基督教的福音传递给那些未信的人。1812年,美国外邦传教士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 ABCFM)应运而生,派出了第一批传教士,前往印度次大陆进行宣教。
塞缪尔·米尔斯成为这一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参与了美国圣经协会和联合外邦传教士协会的创建。1867年,拜拉姆·格林通过努力在威廉姆斯镇的传教公园竖立了一座纪念碑,以纪念这五位在干草堆中祷告的先驱。1906年,为纪念干草堆祷告会百年纪念,威廉姆斯学院的传教公园再次举办了盛大的集会。2006年,全球宣教的支持者们庆祝了干草堆祷告会200周年。
干草堆祷告会不仅是美国人第一次明确决定开始海外传教的记录,还促成了ABCFM的成立。ABCFM在其最初五十年内派遣了超过1250名传教士,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建立了教育和医疗系统,并翻译了圣经至各种语言。传教士的报告通过《传教士先驱》(Missionary Herald)杂志传播,让许多美国人得以了解远在他乡的宣教工作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1961年,ABCFM与其他组织合并,形成了联合教会世界传教委员会(UCBWM)。150年来,ABCFM派遣了近5000名传教士,足迹遍及34个不同的地区,今天的全球宣教工作依然延续。干草堆祷告会的精神至今仍在影响著世界,干草堆纪念碑在威廉姆斯学院的校园里矗立,提醒我们上帝会透过祷告成就伟大的事。
![Williams College - Haystack Monument.](/media/cache/img/3/33/33347sh_847w_483h_1x_1y.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