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中国政府极权统治,打压宗教自由,极权是否已临香港?由公平点、时代论坛于10月9日举办的"极权临近的香港:思考与回应"讲座,"流动共学"执委,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许宝强博士在席中,以"回归人心:从文化经济学思考"为题,分析香港受权威统治的由来,以及港人走向未来的契机。
权威统治香港由来已久
许宝强从其著作《回归人心:极权临近的香港文化经济学》提出方向性回应大会的主题。
他先从几个关键词入手,首先指出"极权"(Totalitarian)即是权威的统治,按他理解权威的统治在香港由来有之。
许宝强说:"香港的政治从来都没有民主或所谓多元化,英国占领香港过去百多年的历史一直都是权威统治包括行政主导、假咨询。 例如最近『土地大辩论』报告仍未出台政府官员已经主张要填海,真正的咨询应该是收集所信息,然后有系统地整理再坐下讨论,建议出可行的方案,现在却是反其道而行。"
他自言,过去曾经参加教育界的咨询委员会,政府首先筛选适合的人选后才可加入,政府派出政策制定者例如发展主任主持,当然有政府更高层的人给予指示,通常一两个月开一次会议程已定,整个会议是由上到下的。
"所以极权是一种专制不民主的政治体系,其实香港由来已有,今日只是将遮掩威严的面纱揭开,以前可能还需要一些语言伪术来装扮,现在已经越来越不需要这样做,因为政府觉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因此我们需要用新的概念来思考。"
有见及此,许宝强提出了"极权临近"的权是指在权力方面的总体,要求人民百姓各方面的服从,极权有"Total"的意思,来自统治者单向的来源(single source),如果有其他权力来源就会阻挡极权,所以极权政府恐惧有有其他权力的来源。
港人仍有空间保卫人心
不过,许宝强认为,人对不可预知有一种应对的能力,其他动物没有意志、意欲、兴趣投入这种行动,"这种行动就是『政治活动』,政治不是狭义上指投票、选举、当官,而是一批人愿意透过公开、透明、不确定的讨论,然后产生我们共同会影响到社会未来及展的方向。"
他又指,这批人来自不同信仰、政治背景,可共同讨论出方案,虽然未必达致一个方案,但对极权单一权力要求操作的逻辑完全相反。
对于政府有说人心未回归,许宝强表示香港人未回归是未能去到服从单一政权,即所谓"爱党爱国"的程度,因为香港人喜欢透过集体开放的讨论来改变自身和相互影响,这种人心仍未泯灭,"所以我用『临近』,意思是我们仍有很大的空间保卫这种人心。"
极权者将人变成兽
对于怎样回应极权的临近,则先要从根本认识当权者怎样改造人心。许宝强指,政府试图将人变成兽,例如灌输不要阻碍人求财,很多被议员拉布阻碍工程施工导致很多人失业。极权统治下的政府要求人回归兽性,"一个人如果只为为钱食而生存,这只是为劳动而已,如果香港人被统一向兽性回归就很可悲。"
许宝强分析极权者改造人心通常透过两种手段。
他指,第一是"经济化", 例如将生儿育女矮化为经济活动,用金钱衡量养一个儿女要花400万,日后儿女要挣回这笔钱父母才能回本。
另有社会民间特色的市集也用金钱来计算,忽略其文化艺术的价值。"黄大仙的庙会具有中国传统特色,例如灯会具有文化、人文交流、美学艺术汇聚一起的特色,并非以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
许宝强又指,极权政府还会改做人心只顾务实,例如要努力读书,做人要向实际看,将人的一切思考只局限于做不做到,去道德化,但人生有很多不确定性需要透过交流走出未来。
极权者改造人心常用的第二种手段是"谎言统治",将人变成兽来统一化人性。许宝强直言, "当谎言说多了时间久了,人就会相信头痛原来是要医脚的,房屋问题产生只因没有土地,而掩盖了生态环境保育的因素,用谎言统治的关键是,人最终会掉进黑暗里。"
雨伞运动开启社会思考走向未来
至于用什么方法来抗衡极权统治?许宝强提出几个重点。
他表示,第一参我们要参与社会事务,避免独善其身。第二是凡事要寻根究底,究竟问题在哪里,避免人云亦云。
许宝强指,2014年9月雨伞运动至今四年,今年的纪念活动参与人数少了,有舆论认为雨伞运动的影响力消失了,该运动是失败的。
对此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许宝强却强调:"雨伞运动可贵之处在于这是第一次香港人回归人心的运动,拒绝人将经济化只为饮食吃午餐肉,拒绝将人的价值只放置在劳动工作中。79日的占领是中断人只是放在劳工的价值里,因此检讨雨伞运动的价值就能帮助我们找到出路,引领我们走向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