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职事奉如何平衡工作、家庭与教会生活

黄立夫教授证道"信仰与专业"(下)

9月26日主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药学院教授亦是当地教会长老的黄立夫弟兄受新泽西若歌教会邀请来到众弟兄姊妹及黄子嘉牧师中间来证道。其中黄立夫教授分享的"信仰与专业"给众多专业人士带来忠言,也帮助大家思想自己信仰与日常工作、生活的关系。

续:基督徒专业人士若歌教会分享双职事奉经验

家庭与工作、与教会部分服事的冲突

黄长老接著再讲到家庭责任。他劝任何弟兄姊妹,在工作中需要想到家庭是第一。他说:"我知道中国大陆传道人特别是老一辈传道人容易忽视家庭。家里自己的孩子哭呀、闹呀,仍然『不管了,交给主了,出去探访』。这是绝对错误的。"

1990年哥伦比亚神学院院长罗伯逊麦奎肯(Robertson McQuilkin)决定要辞职神学院院长的工作,专门照顾老人痴呆症的太太穆丽儿(Muriel)。黄长老指出当时还有一些传道人不以为然说:"难道你不能请一个人去照顾自己太太就可以了吗?做神学院院长的工作这么重要,有这么重要的贡献,你怎么能把工作放弃呢?"

黄长老记得很清楚,"我曾经问过麦奎肯教授,他说:『做神的工作,no one is indispensable except Jesus.(除了耶稣以外没有一个人是不能少的)。人的成分在神的眼睛里就是大盘棋里面的一个小棋子,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但你与你太太结婚时候的承诺非常重要,在太太非常需要丈夫的时候,没有人能代替你去照顾你的太太。』。我非常认同阿门麦奎肯教授所做的这个决定。"

第二是你的工作,第三是你在教会的事奉。黄长老指出,有些教会的牧师希望参与者"多做多做"。他回忆过去参加的匹斯堡(Pittsburgh)教会有个原则:每个人主要的侍奉不能超过两样。他举例说:"教主日学又当教会执事,这已经是两样非常大的事奉了,那其他的事奉应该不做或者非常少,否则不能过一个平衡的生活。"

他引用圣经里面讲到选举长老、执事的原则,提摩太前书3:4说,"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

他指出:"你夫妻不和,常常吵架,还在教会当执事。这是错的,这不够资格做执事。小孩子在家里非常悖逆,都传到教会来了,那你也不够资格当执事。家非常非常重要。"

黄教授另举北卡一个教会一位刚从加州搬来的弟兄的例子。那位弟兄单独在北卡药厂工作而妻子继续留在加州工作。他指出,圣经的教导是夫妻连分房都不可以,还可以长久分居吗?

黄教授认真地说:"我知道我这个说法与过去情况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国内来的(家庭),夫妻分居情况很多。这不是圣经的教训,这是圣经的教训与文化的冲突。当然遇到冲突的时候,应该以圣经为准,而不是以文化为准,所以请大家三思而行。"

神与约瑟同在 他就百事顺利

约瑟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里,神与他同在,他就百事顺利。约瑟当时的工作是管家,这是他的专业。同样,你希望在自己的专业更加顺利的话,你必须要与神更加亲近。神在你的生命当中如果有很重要地位的时候,祂会祝福你的专业。若你把神搁在另外一边,碰到问题才去找神。抱歉,神不会祝福你的。这个情况神若祝福你,那是神给你额外的恩典、不是常规的。

黄教授真诚说出信仰对自己有很大的影响。在工作时间上,他信主之前,一周80个小时在实验室里面,每天带两个便当,中午一个、晚上一个,直到半夜才回家。信主之后知道这没有平衡,所以逐渐恢复平衡。

另外信仰对他一个很大的改变是看到根本目的、神的旨意而有勇气。他说:"很多做教授的人为了Grant很忧虑。有一天我忽然想到:神呼召我作教授,是作研究。那个Grant是为了支持我做研究,我不能把目的与方法混为一谈。Grant是一个方法一个过程,做研究才是我最后的目的,是上帝的呼召。"当他想通这个之后,胆子变大了。过去有几个设想的新课题不敢做,"我开始大胆做,有没有Grant是上帝的事,我努力用自己最好的智慧去做研究,上帝把我放这个位置的时候,上帝会负责Grant。因此,那时我开始大胆做设想过的新课题,四个新课题有三个成。"

现在黄教授发表的论文将近500篇。有个国内来的学生把他每篇论文的影响因数统计,发现每年的影响因数节节上升。这个连续上升的开始点就是他1984年信耶稣那年开始。这位学生得到一个结论:信耶稣之后黄教授变得聪明了。可是,黄教授说"我从来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只是我信耶稣之后开始知道做教授是神的旨意,我知道神了呼召。所以我不怕了,不怕之后一下子就海阔天空了。"

如何区分神的呼召或是自己的虚荣心

黄教授再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基督徒能否在事业上有野心(发展心)?

他认为如果是神呼召人有个机会付更大的责任,为什么不可以(去做)呢?但是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则要三思而行,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的人,在那个位置做得越高将来跌得越深。

是不是为了自己或者的确是神的呼召?黄教授建议以个简单的试验,他说:"假如有天你从那个职位掉下来的话,自己会不会非常难过?假如难过得不得了,那是你为了你自己。假如是为了神,那就当作『神让你今天休息一下,然后换另外一个跑道走。那还有什么关系的?因为一切都是在神的手里。你不会难过的。』"

人盼事业上成 黄教授经历七个阶段

黄立夫教授在事业上的成经过不同的阶段。信主前,他认为靠著"人的努力"就可以成。信主后,发现"人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加上"上帝的祝福"。后来走到第三阶段就是发现"上帝的祝福"比人的努力更重要。再过一阵子第四阶段,发现一切全是"上帝的祝福"。他解释这不是人不需要努力,因为人能够去努力也是上帝的祝福──相比一些人生下来就是残障的。他呼吁说,"各位弟兄姊妹,今天能有这样的聪明才智,一切都是上帝的祝福。"

后来他再发现第五阶段,"神的旨意"加上"人的顺服"才能成。他开始举自己另一个例子,五年前换工作减薪到北卡去做系主任,不是爱世界而是很清楚知道神带领他到那个地方去。他告诉大家:"『钱多、事少、离家近』,这不是我们应当做的。仔细知道神的旨意的时候,减薪也要去。"

黄长老补充说,"人的顺服包括尽心尽意努力、胆子大,但又不违反一个平衡:仍然愿意照顾家庭,仍然尽上在教会服侍的责任。"他说:"今早讲道之前祷告,我祷告很简单:主呀,请你帮助我,让我忘掉正在写的那篇论文。""不瞒你说,我昨晚讲道之后,回到住处我写论文到很晚,我的学生在等我的论文,压力很大。我今早起来还想著论文,因此我早上需要祷告求主让我忘记论文。"

第六阶段是「神的旨意」加上「人的顺服」这就是「神的成」。神的旨意得到彰显,人不要窃取神的荣耀。最近黄长老发现第七阶段,最大的成就是德兰修女说的一句话:「上帝根本没有要我们成,上帝要我们『忠心』。」

上帝要我们忠心 但良善比忠心优先

既然是忠心,要知道在世上所做的每一样事情将来都要向主交帐。圣经有个比喻:家主出去给三个人分别交代了五千两、两千两、一千两。比喻的结论是,神说"在不多的事有忠心,我要把更多的事派你管理"。

很多基督徒想升官、发财。黄长老说:"圣经里在雅各书有说过,要去这里去那里做生意,但你明天能不能活著你都不知道。"雅各书4:15记载说,"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著、也可以作这事、或作那事。 "

可是,黄长老指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良善放在忠心的前面。黄长老曾经遇到一个人准备回国开创一个事业,不是特殊的技术,黄长老就问他"那如何销售自己的产品"。对方回答说,"当然是靠一些关系了。"他再问"是不是要送礼、送红包、给回扣",对方认为那是难免的。

黄长老提醒大家说:"各位弟兄姊妹们,你的事业过程是不是良善在『忠心』的前面呢?有人说,在国内不这样就什么都不能做了,但上帝肯定会开路。"

信息最后,黄教授总结鼓励大家:"各位弟兄姊妹,我们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工作绝对是神对我们呼召的一个部分,我们如何做自己的事情,上帝绝对不会不管。我们必须知道上帝非常关心我们每一分一秒的生活。"


相关报导:
基督徒专业人士若歌教会分享双职事奉经验

  •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

    背诵圣经的力量——写在"全美圣经比赛"之后

    《纽约时报》2024年11月报道了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第16届"全美圣经比赛"(National Bible Bee)。约360名儿童和青少年齐聚一堂,参与这项比赛,其口号是:“认识神的话语,并使祂被人认识。” 对于许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来说,最令人惊叹的是,在15至18岁组别的比赛中,参赛者需记忆近1,000节经文,总计超过20,000个单词。

  • 《大卫王朝》:大卫王的传奇即将登陆 Prime Video

    讲述圣经人物大卫从少年成长为以色列历史上最伟大君王的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将于 2 月 27 日通过亚马逊 Prime Video 全球上线。

  • 孙东升牧师: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

    近日,华人牧者孙东升在其针对川普和“白宫信仰办公室”的评论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从来不是靠国家权力推动的,教会的复兴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圣经真理。”

  • 全明星赛林书豪重返NBA球馆:我拥有一段充满奇迹和祝福的篮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赛落下帷幕,这场汇聚联盟顶尖球员的年度盛会不仅让球迷大饱眼福,也成为一位昔日传奇球员重新与NBA连结的契机。前NBA球员林书豪分享了自己久违踏入NBA球馆的感受,坦言这是他自2019年总决赛后,首次回到这一舞台,满怀感恩地回顾自己的篮球旅程。

  • 韩基总新任会长就职 宣布五月举办论坛反对 WEA 大会

    刚上任的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韩基总)代表会长高京焕牧师(Rev. Kyung-hwan Ko)宣布,将于五月举办论坛,公开批判世界福音联盟(WEA)及其即将在韩国召开的全球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