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穆斯林化的趋势愈来愈大,但却是中东地区更容易传福音的"穆宣"禾场。马来西亚浸信会神学院王美钟院长在宣教聚会上,呼吁华人教会的宣教不应只关心华人世界。
教会宣教闯出华人世界
王美钟院长在新泽西州若歌教会的宣道月,分析"一带一路"涵盖的地区几乎与"10/40之窗"所显示的地区重合,而"一带一路"直接影响到60多个国家,其中13个以东正教为主,10个佛教国家,29个穆斯林国家(占全球一半穆斯林人口),10个天主教国家,2个印度教国家,2个新教为主的国家及1个犹太教国家。
因此,他呼吁"华人教会的宣教不应该只是狭隘地关心华人世界。"
王院长指,多年前到埃及宣教,一位当地人指出他们在当地多用中国制造的"物品"却少见中国制造的"宣教士",这句话加强了他跨文化宣教的决心。
另一方面,王院长认为,欧洲基督教没落而且穆斯林化,是一个比中东地区更容易传福音的"穆宣"禾场。他鼓励在欧洲的华人教会把握机会对当地的穆斯林传福音,不要存狭隘心态只向同文同种的华人传福音,也不应存著只向家乡人传福音的乡亲地域心态。
"一带一路"的宣教策略
对于"一带一路"的宣教策略,王院长曾在全球各地多次召开有关"一带一路与宣教契机"研讨会,得出的有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建站宣教",他表示,在海上丝绸之路连接97个海港城市时,陆上丝绸之路连接28个国家。结合"一带一路"的布局及进展,教会及宣教机构可以在具策略性的地点建立"宣教延展站"作为训练、延伸、支援的基地。
其次是"植堂宣教",他认为,先寻求异象与负担,考虑在一带一路国家植堂或与当地机构合作差派,而不是单独作战,要擅于帮助当地人、扶助当地人。
第三还要"全人宣教",王院长亦指,对当地贫穷或特别有需要的族群进行关怀宣教,福音不是只挂在口上,更是行动的关怀。
王院长认为时至今天,宣教已是"双职宣教",以原来的专业加上宣教士的使命进入该地。穆斯林国家不欢迎宣教士,但却不反对外来的教师、商人、工程师。不仅如此,银行、财务、翻译、法律、医疗、服务、教育、美容、餐饮等,随著经济带动,对各行各业各方人才都有大量需要。
在大兴铁路的"一带一路"国家,"高铁宣教"也是可参考的策略。王院长表示,"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保罗宣教的路线,今天则是"条条高铁通中国",有中亚高铁、欧亚高铁、泛亚高铁,总计59,000公里,贯穿28国家。高铁沿线城市可以是宣教的门径,在高铁道路上"通"与"传"。
王院长盼望,时代会变但宣教的使命不会变。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面前,盼望华人教会抓住机遇,重新看待跨文化宣教的使命,愈来愈爱"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