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言论自由愈来愈紧缩,北京有独立书店被政府要求将一批在中国境内合法出版的书籍下,另外当局也下令某些敏感题材的书籍不可摆放在显眼位置。
被要求书籍下架的书店位于北京海淀区北四环附近,本年6月前收到政府当局指令将境内合法出版的图书下架,包括纪实文学、历史学术著作、宗教题材等,而敏感题材的书籍不可摆放在显眼位置。
下架的图书包括作家许知远的《中国纪事》、《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历史学家高华的《革命年代》;纪录片导演张赞波的《大路》;心理学家武志红的《巨婴国》等,该批书均为近十年在中国公开出版。
防群众聚论社会收紧言论空间
书店负责人表示,该批书籍当初都是透过合法的程式在中国境内注册,并且可以合法公开出售,至于当局下架敏感书籍,防止群众聚论社会,使言论空间愈来愈收紧。
该家在北京的独立书店读者以大学生和年轻的上班族为主。有大学女生与男朋友表示,在过去三年参不多每个月都会来这家书店,她喜欢来这家书店的人文气息,让她觉得"受到包容"、给她"思考的机会",他指严厉的审查和昂贵的房租都让她担心书店的前途,但只要书店还在仍会常来。亦有两读者指,书店为他们提供"精神空间",对书店的未来感到担心。
书店员工表示,当局对独立书店的执法通常是响应运动的,待风势过后会再悄悄售卖一些敏感书籍,包括被禁、境外出版的书籍。
其他书商则表示,以前亦有收过类似通知,要求境内出版物下架包括探讨宪制历史的《民国纪事本末》、政治体制的《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今年3月中国政府要求网上商店将《圣经》全线下架,有关注中国宗教自由的香港学者邢福增认为,中国政府正在整理互联网的宗教世界,并且随著宗教事务条例的实施,互联网的宗教世界将成为一下波整理行动的针对对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