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台灣基教博覽會:重返福音現場突破科技化

首屆台灣基教博覽會:重返福音現場突破科技化
首屆台灣基教博覽會:重返福音現場突破科技化

首屆台灣基督教教育博覽會(雙年展)於新竹聖經學院舉行,主題為「重返福音現場」。展覽回顧教育的變革和科技對福音傳播的省思,探討基督教教育對現代世界的影響。展覽期間舉辦藝術展、牧者高峯會和藝術靈修工作坊等活動,讓人們重新思考信仰的基礎和理解福音的初衷。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新竹聖經學院)在網頁發佈消息,為期兩個月的台灣基督教教育博覽會(雙年展)於8月14日至10月15日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行,主題為「重返福音現場」。回顧台灣基督教教育面臨快速轉變,傳遞福音所使用的形式和範疇隨著科技的進步而改變,使教育內容越來越簡化和扁平化。

為此,主辦方籌辦「藝術展覽、牧者高峯會、藝術靈修工作坊」等活動,希望能夠回到台灣宣教初期的時空,重新思考早期教會牧養材料的使用方式,並瞭解現代化對台灣基督徒世界觀和生命觀的影響,進而探索上帝國的想像。

同時探討面對當代教會增長策略和多樣的信仰造就教材,以及生命教育與繪本故事的充實,人們是否對上帝國的想像也變得更加豐富?

另方面,隨著台灣社會的工業化、都市化和全球化,生活世界已進入後現代時代。加上高科技產業和消費享樂主義的影響,人們在繁華的生活中可能感到更加孤獨和疏離。

在追尋小確幸的同時,內心可能也充滿對無力變革現實的苦悶。主辦方希望透過該次博覽會,讓大家一起站在面對時代變革的十字路口,並提出一個問題:「是現代世界影響了基督教信仰教育,還是基督教信仰教育對現代世界產生了影響?」固此,以「重返福音現場」為主題,重新找回建立信仰羣體的根基,重新理解生命宣講福音的初衷。

博覽會開幕式於8月14日下午3至5時舉行,展覽期間還舉辦藝術展、藝術靈修工作坊、牧者高峯會等活動。展出早期教會的宣教史料、台灣近三十年常見的牧養教材、QT與信仰繪本,還有當代基督徒藝術家的作品。透過這些活動,希望能讓對藝術、靈修和牧養有興趣的牧者和同工一起分享福音的故事。

此外,博覽會還舉辦工作坊,以探討基督徒藝術家對生命和敬虔的真誠表達,觀眾藉由欣賞藝術作品,跟隨作品的引領深入思考自己的身分。工作坊設有手作活動,讓參與者自由創造和想像,將個人生命故事與心靈版畫結合。

大會期望通過該次博覽會的舉辦,人們得以從不同的範疇中學習如何影響自己的生活,包括福音信息、團隊建立和個體經驗;也透過創意的策展方式,讓人們能夠真正重返福音的現場,並重新找回信仰的根基。

  •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聯合創始人拉里·桑格宣佈成為基督徒

    維基百科(Wikipedia)聯合創始人、哲學博士拉裡·桑格(Larry Sanger)上週(2月5日)在個人博客上透露,他已經成為基督徒——並且附帶一篇長達40頁的見證「論文」,講述了他從懷疑主義走向基督信仰的旅程。

  • 全球領導力峯會「輪椅上的畫家」瓊妮:人生有比走路更重要的!

    「全球領導力峯會」中文峯會2月8日在香港舉行 ,其中播放了「輪椅上的畫家」瓊妮·厄爾克森·塔達(Joni Eareckson Tada)分享自身的經歷的錄像,強調讓神的剛強代替她的軟弱。

  • 尼克·胡哲將在NRB大會舉辦「NickV內圈聚會」 分享傳福音與AI應用

    2025年NRB(國際基督教媒體大會)期間,全球知名佈道家尼克·胡哲(Nick Vujicic)將舉辦「Nick V內圈聚會」(NickV Inner Circle Gathering),向與會者分享他在2024年如何向超過6700萬人傳福音的經歷,並探討人工智能(AI)如何幫助基督徒更廣泛地傳播福音。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