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道神学院院长梁家麟将于本年9月退任,梁院长一向致力神学教育及关心香港教会未来的发展,他于退任前在2018年1月份《建道神学院通讯》以"神学教育的两重附加任务"为题发表退休的感语。
梁家麟自言在神学教育界服务三十三年,近年发现有两个使命愈来愈显著和迫切,成为神学教育不能推卸的责任,并称之为"两重附加的任务"。
神学教育促成教会转变
他称:"教育培训人才,人才决定了教会的发展;教育为未来培训人才,便影响了教会未来的发展。"他指,教会是为福音 使命而存在的,有使命才有教会,使命失效便 是教会失职,所以。神学院所训练的人才,是为保证教会能有效地实践福音使命。
他认为,教会必须提供多元化的事工,应对多元化的群体和需要。"今天我们面对的严峻情况是年轻人的大量流失、信徒群体老龄化。如何应答年轻一代的需要,已是迫在眉睫的挑战,神学院必须承担这方面的责任:我们所训练的人才必须是能面对下一世代教会和社会的需要,继续实践福音使命的。"
论到教会既要继承宝贵的传统又要求变以致有效传扬不变的福音,梁家麟以建道神学院的精神为例,"建道的一个传统精神是开荒,就是另辟蹊径,不在别人的根基之上建造,所以不守传统才是建道的传统。"在课程设计上,为模造传播人才仍然需要严谨的圣经训练,就是以道学硕士前、中、后划分为神学教育的三部分。
神学教育配合宣教使命
梁家麟指,数年前已提出以宣教观念发展神学教育,并藉神学教育协助教会推动宣教事工。他强调,"神学教育既然是为协助教会更有效地践履福音使命而存在,那使命所指向的应是未得的地界和群体。我们要为教会和信徒注入宣教意识,要让教会和信徒变得更宣教性。这是神学教育得承担的责任。"
至于现时教会的情况,他直指:"教会已几乎完全失去开拓精神,多数牧者难以承担直接布道的责任,情况如北美华人教会的英语群体没有宣教使命,华语群体将英语群体沦落成育婴事工。"
他认为,香港教会需要新一波的布道和植堂的运动,寻索新一代的布道与植堂的模式。"宣教的同工和团体要面对再宣教的需要,不要光是重复『尚有多少堂会未投入宣教使命』老调。"
他重申,教会不要眷恋昔日的成功,而要尽快扶立年轻一 代,让路给他们,杀出一条新血路,再创辉煌。而他则以代祷者的身分终结个人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