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滬教授建言:糾正浙江「拆除十字架」運動

1
1

作者:何光滬

浙江省從去年2月開始拆除「違建」,發展為專門拆除教堂十字架,迄今已經動用警察和其他強力手段,拆除約1200座基督教和天主教教堂上的十字架。因其歷時一年有半且未見終止(甚至拆除基督教慈善醫院上的十字架),在全省已從城鎮通衢推到窮鄉僻壤,稱之為運動,似不為過。其間還使用威脅和暴力,強壓信眾的和平抵制而造成人身傷害和流血,在國內外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鑒於以下理由,建議立即糾正浙江省的這一做法或「運動」:

從依法行政、依憲行政的方面來看,這一做法或運動屬於大規模的行政違法:侵犯羣眾的集體財物,違反《物權法》;侵犯民眾的財產和人身權利,違反《刑法》;侵犯信眾的宗教權利(遵奉傳統、表達信仰、各教平等),違反《憲法》。事後制定行政規範來製造根據,也違反行政條例不可違法、不可追溯、不可違憲等法律原則。

從社會穩定、羣眾心理的方面來看,這一做法或運動在原先安定無事的狀態下對大量羣眾無端造成刺激:該省基督教和天主教歷史悠久,信眾達數百萬,傷害其宗教感情是毫無必要的。成立幾十年以來都擁護黨和國家政策的省天主教「一會一團」和基督教「兩會」,第一次公開提出抗議,作為這種刺激和傷害的可見反映,實在值得重視和反思!

從國際影響、國家形像的方面來看,這一做法或運動有百害而無一利:浙江基督教在全國和全世界具有重要影響(例如,全球華僑基督教會中,温州人辦的教會最多、影響最大),故該省宗教工作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都會傳遍世界。對「兩會」的抗議,省領導的反應居然是沒收其公章,這等於向世界宣佈我國宗教不自由,教會屬「官辦」!

從世界宗教、歷史文化的方面來看,這一做法或運動表現了浙江領導的狹隘無知:世界各大宗教的基本標誌,都關係到其信仰歷史和感情核心;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十字架,同佛教的佛像和伊斯蘭教的新月一樣,不是可有可無的外在符號。在許多國家的國旗和各宗教並列的場合必有十字架的當代世界上,浙江省的做法只能成為文明世界的笑柄。

從政策基礎和馬列理論的方面來看,這一做法或運動背離了黨的宗教政策的理論基礎,即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堅決主張「政教分離」、讓宗教成為「公民的私事」、公民「不能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權利不同」,反復告誡要「慎之又慎」,不要刺激羣眾的宗教感情,指出「向宗教宣戰是愚蠢的舉動」!這些理論實際上繼承了人類現代文明的成果,在現代政治中已經成為常識。

總而言之,為了實施「依法治國」的大政方針,消除「長官意志」的千年弊病,建議通過糾正浙江省這一做法或運動,消除上述各方面的惡果,把一件大規模行政違法的壞事,變成一件向世界宣示法治決心的好事。

最温和的具體做法,可以是大幅度修改並公佈浙江省正在徵求意見的有關條例,把保護宗教場所標誌和宗教表達權利等規定列入其中,實際上允許教堂恢復十字架標誌。較徹底的做法,則應該包括賠償有關財產和人身傷害的損失。當然,中央領導也可以考慮或採用其他更好的方式,例如允許通過訴訟程序,來達到糾正的目的。

謹致
敬禮!.

2015年7月18-20日

(何光滬,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教授,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學原理研究室主任)

  •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宣教環境巨變,國際夥伴如何繼續與中國教會同行?

    隨著中國宣教的黃金時代逐漸遠去,事工的動態正在發生劇變。外籍工人被迫離開,當地教會面臨日益加劇的打壓。在這樣的環境下,國際信徒羣體如何繼續支持並與親愛的中國弟兄姊妹同行?最近的一次旅程讓我深刻思考一種新的夥伴模式,以及神如何繼續傾注祂的愛,並在中國開展祂的工作。

  • 特朗普政府簽署法令 禁止男跨女參與女子運動

    美國當前總統特朗普於2月5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禁止生理男性以女性身份參加女子運動。

  • 2025全球差傳數據出爐:亞洲未得之民最多 宣教資源分配不均

    香港差傳事工聯會近日發佈《2025全球差傳數據》。針對全球差傳現狀及未來趨勢進行四項觀察,發現全球只有3%宣教士被派往未得之民地區,而教會用於差傳的奉獻亦不足一成。

  • 為什麼這麼多超大型教會似乎存在腐敗?

    近年來,超大型教會(Megachurches)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坦白説,其中一些批評是完全有道理的。在許多人看來,這些教會更像是運作成熟的商業機構,而不是單純的敬拜場所——它們擁有龐大的預算、華麗的佈道製作,有時甚至是牧師家族成員充斥教會薪資名單。正因如此,人們常常會問:「超大型教會是否腐敗?」 這是一個合理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 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呼籲推動貿易外交手段 改善中國宗教自由狀況

    在2025年2月4日舉行的國際宗教自由峯會(IRF Summit)上,關於如何通過結合貿易與人權議題,改善國際宗教自由狀況的討論成為一場分會的重點。這場分會討論了美國如何利用外交手段和貿易槓桿,推動包括中國在內的「特別關注國」(CPC),改善宗教自由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