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組織稱經濟危機威脅人類發展目標的實現

聯合國3月3日消息,教科文組織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危機會威脅人類發展目標的實現,它不僅可能使非洲本來就進展有限的減貧工作陷入停滯,也對其他各項人類發展目標的實現也會造成不利影響。

有數據顯示,2009年經濟增長放緩將為非洲撒哈拉以南的三億九千萬赤貧人口帶來18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於貧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減少20%。

報告還指出,最貧困國家薄弱的經濟能力也使得他們無力幫助民眾抵抗危機的影響。其中在48個低收入國家中,有43個國家無法提供有利貧困人口的經濟刺激。

而同時經濟危機也為提供發展援助的國家帶來了壓力。報告顯示,歐盟曾提出將國內生產總值的0.56%用於發展援助的承諾,本一直到2010年,卻將隨著經濟增長放緩而縮水。直至2010年的實際援助金額,預計將比原先估計的減少46億美元。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松浦晃一郎強調,不能讓經濟危機成為富裕國家拒絕貧困國家的藉口。在採取措施恢複增長與治理金融體系的同時,必須為應對極度貧困和社會不公等結構性問題付出更多的努力。
  • 剛果東部恐怖勢力蔓延 70名基督徒慘遭屠殺

    剛果東部恐怖勢力蔓延 70名基督徒慘遭屠殺

    本週,剛果東部盧貝羅地區(Lubero Territory)傳出慘案。當地消息人士透露,恐怖分子襲擊了一座基督教村莊,屠殺了70名基督徒。雖然目前尚無組織公開宣稱對此負責,但多方消息指出,伊斯蘭極端組織「民主同盟軍」(ADF)極有可能是幕後黑手。

  • 2025年全球基督教令人擔憂的六大趨勢

    全球基督教的發展趨勢中,有許多令人鼓舞的跡像,但並非所有趨勢都值得慶賀。一份全球基督教狀況報告揭示了一些嚴峻的現實,這應當激勵基督徒更加熱切地禱告,並堅定履行大使命。

  • 美副總統萬斯在CPAC談信仰:基督教不僅是道德準則

    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在2月20日的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CPAC)上講話時談及個人信仰,他強調基督教不僅僅是一套道德原則,而是建立在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之上。他也提及,信仰對他的個人生活和工作態度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他的發言被保守派評論稱讚有「非凡的福音清晰度」,也反映保守派領袖強調基督教價值觀對政策制定的重要性。

  • 約翰·派博:牧師使用 AI 寫講道稿是「邪惡」的

    人工智能(AI)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其在各行各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也有牧師和基督教事工思考,AI 是否可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完成講道、教學和通訊的任務。然而,知名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對此發出了強烈警告,他甚至用「邪惡」一詞來形容牧師使用 AI 生成講道稿的行為。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