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派"一词正在变质和政治化,最初是用来描述特定的宗教运动,强调圣经的权威和信仰的个人转化,现今却与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联系密切。福音派领袖呼吁重设在属灵信仰上。
福音派原本指新教徒
全国联合广播节目《火线》主持人布朗(Michael Brown)在《基督邮报》(Christian Post)发表文章,提到福音派一词在美国政治圈中的使用越来越多,导致它成为政治议题的标志之一。然而,这种政治化也导致人们对福音派真正含义的混淆和误解。许多福音派领袖和信徒表示,他们的信仰更重要是关于属灵方面,而不是政治和文化议题。
"福音派"一词在1500年代首次作为"福音"的同义词使用。1942年,全国福音派协会成立,福音派开始指涉非原教旨主义者的皈依新教徒。
1949年,布道家葛培理声名鹊起,到1950年,他已成为人们眼中的福音派信仰无可争议的旗手,该词的使用也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因为福音派的成立。
福音派蜕变成白人宗教共和党
1976年,自称为福音派的卡特(Jimmy Carter)赢得总统职位,《新闻周刊》宣布该年为"福音派年"。
盖洛普于1976年首次开始询问调查受访者是否"福音派"或"重生",并将这一回答与政治行为联系起来。
1979年道德多数派的崛起也是"福音派"一词政治化的决定性时刻,然而"福音派"成为民意调查的标准类别,公众的看法就开始无情地转向政治理解成为福音派意味著甚么。
到了 2010 年代,大多数漫不经心的美国观察家开始认为福音派意味著"白人宗教共和党"。
布朗指,这解释了为甚么在十年或更长时间里,一些福音派领袖建议我们完全放弃这个词,因为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它更多地谈到了信仰的文化和政治方面,而不是信仰的本质。
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个方向的趋势已经加深,许多保守派白人选民(尤其是特朗普的支持者)自我认同为福音派,即使其中一些人并不坚持传统的福音派信念。
因此,这个最初完全是属灵意义的术语,变成一个具有文化和政治联系的精神术语,现在也许主要是一个文化和政治术语。
布朗建议,福音派领袖应该重新思考如何描述自己,以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信仰,并呼吁福音派社群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