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奧會的觀影共融:失明人協進會體育口述影像服務

殘奧會的觀影共融:失明人協進會體育口述影像服務
殘奧會的觀影共融:失明人協進會體育口述影像服務

2024年巴黎殘奧會8月29日來臨,失明人協進會獲香港電台邀請提供體育口述影像服務,使視障人士能透過直播無障礙地欣賞比賽,為增進觀眾對殘運會的認識,義工和學員參加特別培訓。

香港電台表示,在欣賞一場體育比賽時,觀眾通常會注視運動員的肢體動作以及評述員的描述與分析。然而,對於視障人士及聾人來説,他們需要相應的協助才能真正體驗到「觀影共融」。為此,一些機構已經開始訓練口述義工,學習如何有效地為觀眾提供影像描述,在直播奧運和殘奧項目時,為失明人士提供口述影像,使他們也能感受到熱烈的運動氛圍。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則指出,巴黎殘疾人奧運會於8月28日至9月8日期間舉行,港台電視將全程直播,該協進會獲得電台的邀請,負責今屆殘奧會開幕禮、賽事直播及閉幕禮的口述影像,以第二聲道提供體育口述服務,讓視障人士也能無障礙地欣賞比賽。

為此,體育口述影像員和第三屆賽馬會「開聲體」的訓練學員專門安排特別課堂。在這堂課中,資深體育評述員分享有關殘奧會的知識,並邀請為殘疾運動員進行級別鑑定的專家及三位現役運動員與學員交流,幫助學員從多角度瞭解殘疾運動員和殘奧精神,以增進他們對各個賽事和運動員的認識。

香港電台還製作了一輯名為《共融迎殘奧》的節目,其中一集「睇得見聽得到殘奧」介紹瞭如何通過體育口述影像來消除視障人士在欣賞賽事時的障礙,同時報導手語傳譯如何讓聾人朋友參與運動。

在節目的第12集中,視障人士反映,雖然在家中觀看比賽,但有些細節仍看不到,電視評述員無法完全理解他們的需求。因此,在中心場內透過口述服務,提供運動員的一些細緻動作描述,例如「站起來救波」清晰瞭解比賽的過程。

一名體育口述義工表示,口述員需要根據觀眾的需求,在有限的時間內挑選出重要的資訊來表達。對於足球比賽,口述員能描述大部分動作,但在羽毛球和網球這類動作迅速、時間緊迫的運動,則需特別挑選出關鍵的資訊供觀眾理解。

  •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上帝不會犯錯”:天生獨臂女孩 用行動回應所有質疑

    凱特琳·帕維(Katelyn Pavey)是一個真實的勵志傳奇。她天生只有一隻手臂,卻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克服重重困難,不僅打破偏見,還成功進入大學壘球隊,實現了自己的運動夢想。她用自己的行動向質疑者證明:“上帝不會犯錯。”

  • 背誦聖經的力量——寫在「全美聖經比賽」之後

    《紐約時報》2024年11月報道了在佛羅裡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第16屆「全美聖經比賽」(National Bible Bee)。約360名兒童和青少年齊聚一堂,參與這項比賽,其口號是:“認識神的話語,並使祂被人認識。” 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乃至基督徒來説,最令人驚嘆的是,在15至18歲組別的比賽中,參賽者需記憶近1,000節經文,總計超過20,000個單詞。

  • 《大衞王朝》:大衞王的傳奇即將登陸 Prime Video

    講述聖經人物大衞從少年成長為以色列歷史上最偉大君王的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將於 2 月 27 日通過亞馬遜 Prime Video 全球上線。

  • 孫東升牧師:基督徒如何合宜看待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

    近日,華人牧者孫東升在其針對川普和“白宮信仰辦公室”的評論中提醒基督徒要有合宜的看法,他提醒道:“基督信仰從來不是靠國家權力推動的,教會的復興是依靠信徒忠心地持守聖經真理。”

  • 全明星賽林書豪重返NBA球館:我擁有一段充滿奇跡和祝福的籃球生涯

    2025年NBA全明星賽落下帷幕,這場彙聚聯盟頂尖球員的年度盛會不僅讓球迷大飽眼福,也成為一位昔日傳奇球員重新與NBA連結的契機。前NBA球員林書豪分享了自己久違踏入NBA球館的感受,坦言這是他自2019年總決賽後,首次回到這一舞台,滿懷感恩地回顧自己的籃球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