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教界媒体谈:百年老堂为何总是风雨不断?

继武汉80岁老建筑基督教救世堂面临被拆、湖北安陆百年福音堂因久经风雨面临随时倒塌、山西忻州福音堂在创立百年后也面临拆毁改建为佛教修养圣地之后,又一座百年老教堂遭遇相似困境——广州城区荔湾区金花街芦荻西50号的基督教万善堂。

国内教界媒体《基督时报》的《又一老教堂失修倒塌 百年老堂为何总是风雨不断?》一文,向信徒发问"到底为何这些一座座的百年老教堂总是风雨不断?而作为这个时代的基督徒面对于此,我们除了唏嘘、除了祷告,又能具体做些什么?"

文章指出,"这些分散于全国不同省市的老教堂大多都有著不可低估的文物价值,而且很多都成为当地历史的见证,但却不少老教堂都有面临著拆除或重建的危机。"

今年3月底,位于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之一的"救世堂"面临危机,业主单位和开发商以腾地开发为由向市房管局申请,要求将教堂拆除后"旋转90度挪位重建"声称消除老建筑的安全隐患。幸亏当地大学的五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论证后一致投出"反对票","救世堂"才免于被拆。

今年上半年发生的山西忻州福音堂的际遇更是由于其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引起更多学者和社会的关注。山西忻州福音堂百年之前由英国浸礼会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等人所建,百年来见证历史风雨,当地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李提摩太是将马克思主义介绍进中国的第一人,也是山西大学创办人之一。作为李提摩太、邸牧师等教会人员住所的教堂配套建筑,在抗日战争期间曾为日军当地最高司令官的住所;1948至1966年间,又成为中共晋中一地委(后称忻县地委)和专员公署的办公室。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当年也在这里活动过。不仅山西,就是在全国,能够见证多个历史时代的遗址也不多。

本应重点保护的文物,但当地或将百年福音堂拆毁改建为佛教休养胜地。当时消息传出之后,石衡潭、赵晓、何光沪、查常平等全国13位文化教育界人士联名签署建议书,呼吁陕西省文物局、宗教局、旅游局和忻州香相关部门"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救救百年福音教堂"。

最后文章引用"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救救百年福音教堂"活动发起人之一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石衡潭博士的呼吁,指出这时代的基督徒有著不可旁贷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