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傳澳洲主任:宣教除了禱告外還能做什麼?

宣教中國2030第一屆動員大會2015年9月28日在香港開幕。 (圖:網絡)
宣教中國2030第一屆動員大會2015年9月28日在香港開幕。 (圖:網絡)

普世宣教任務迫切,但工人遠遠不能滿足收割莊稼需要。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澳洲辦事處主任劉德福牧師在《華傳》上提出在殷切禱告之外,差會要從「網絡」、「多元」、「全備」、「同行」、「創意」、「倍增」等多方面以推動宣教。

「在推動宣教上,人能作的事少,必須依靠神的介入、幫助和親自推動。」劉德福牧師提出,要推動宣教,首要工作是為「莊稼多工人少」的現況切切祈求,希望神能在更多信徒生命中做工,預備更多宣教工人。

除禱告外,差會首先要有廣闊的網絡去接觸這些被上帝呼召和差遣的信徒,協助他們確定神的呼召,並提供合適的宣教門徑。

以華傳澳洲辦事處為例,有兩個網絡需要建立:一是差會本身與各地推動宣教的工作小組、各類事工機構等緊密聯繫,讓華傳及其網絡成為各地教會尋求宣教資源和門徑地主要資訊單位之一;第二是華傳辦事處主任與個別教牧、神學生和信徒的網絡」,使領袖能瞭解、關懷並輔導準宣教士的情況。

為響應當代宣教多元化需要,劉牧師提出需要建立不同類別的宣教士,將各樣呼召和才能連結在相應宣教平台上,宣教上實現「各從其類」。目前華傳澳洲辦事處已有專職宣教士、特約宣教士、雙職宣教士、參與短期宣教和各類訪宣的信徒等類別,未來更會設立「宣教動員同工」。

他同時指出,差會和教會必須要提供全備的宣教推動。華傳澳洲目前設有「把握時機宣教課程」和「多面體訪宣」兩項。前者在提供多元化內容和學習方式的同時進行模擬性的跨文化宣教活動;後者則包括激勵關心前線宣教工場、實地認識宣教、制定訪宣事工策略、啟發長線支援前線宣教等多種訪宣形式,均果效不錯。

他認為差會要成為準宣教士的同行者。他指出,一位準宣教士由回應神的呼召到正式申請成為華傳宣教士,及至完成一切籌備事宜往往需要九個月到一年之處。這段期間面對種種難處,極須同行者支持、鼓勵和協助。華傳澳洲以「與你並肩履行主耶穌基督大使命的差會」為自身定位,希望能與每一位準宣教士同行,幫助他們達到使命。

他又提出要洞悉本地在動員宣教的處境、神在當下的作為,然後創造動員宣教的接觸點,以創意創新的方式接觸未來的準宣教士。

他最後表示,倍增「宣教士」和「推動宣教的動員者」正是華傳澳洲辦事處的目標,希望差會時刻保持勤奮,以耶穌基督為榜樣,效法主的專注和努力,不斷推動宣教發展。

  •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2025年全球基督教鼓舞人心的九大趨勢

    多數基督徒的視角往往侷限於自身所處的教會和周圍環境,因而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感到灰心。然而,戈登康威爾神學院全球基督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5年報告揭示了一些重要趨勢,這些趨勢不僅延續了2024年的積極態勢,還為全球基督徒帶來了鼓舞人心的消息。

  • 居英觀察 梁麗橋盼為復興英國基督教藝術出力

    梁麗橋,一位自小熱愛水彩畫的藝術家,她的藝術創作不僅是表達內心世界的媒介,更是與神建立深厚關係的橋樑。在過程中因著一次車禍「生死10秒之間」醒悟神的眷佑決意以藝術傳福音,她近年移居英國對藝術傳福音的使命更有深刻的體會。

  • 拯救Z世代的信仰:史蒂夫·理查森對新一代宣教士的大膽呼召 [專訪]

    先鋒宣教士史蒂夫·理查森(Steve Richardson)呼籲年輕基督徒重新發現信仰,投身全球宣教。當許多教會思索如何讓年輕一代持續紮根於信仰時,理查德森的回答是:讓年輕人站出來,勇敢承擔使命,而不是為了迎合他們而削弱福音的信息。

  • 讚美之泉攜手 Matt Redman 推出中文版《The Image》——《愛的彰顯》正式發行

    知名華語敬拜團隊讚美之泉(Stream of Praise)攜手Gather Worship,近日隆重推出2025年首發單曲《愛的彰顯》(The Image)。這首歌曲由讚美之泉與全球知名敬拜主領暨音樂創作人Matt Redman(《10000 Reasons》作者)聯手創作,以中文呈現《The Image》——耶穌的愛與恩典,使華語敬拜者以母語更深刻地體會神的慈愛與憐憫。

  • 超級碗LIX:費城老鷹隊勝利後,主教練與四分衞公開歸榮耀於上帝

    2月9日剛結束的超級碗LIX中,費城老鷹隊以40比22戰勝堪薩斯城酋長隊,奪得冠軍。賽後,老鷹隊主教練尼克·西裡亞尼(Nick Sirianni)和四分衞傑倫·赫爾茨(Jalen Hurts)紛紛公開將榮耀歸於上帝。